|
|
|
|
|
|
|
|
ISBN |
9787010240138 |
定价 |
RMB86.00 |
售价 |
RM94.60 |
优惠价 |
RM66.22 * (-30%)
|
作者 |
鄭澤綿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6-01 |
装订 |
平裝. 無. 338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宋明理學中最重要的轉折,莫過於從朱子學向陽明學的兩大範式之間的轉化。對此思想史巨變,傳統的敘事的解釋是:青年王陽明為效法程朱理學的格物窮理而去格竹子之理,七天后病倒,等到他謫居龍場時方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最終反求諸本心,確立心學的立場。
事實上,朱子與陽明優選的分歧不在:理的來源是在內還是在外,而在於如何確證自己的道德信念為真、如何確認自己的道德動機是純粹而無自欺的。最終是“誠意”的問題。因此,本書作者提出“誠意”中心說:以此中心重構這個範式轉化的歷史。
本書圍繞《大學》的誠意章的詮釋問題,揭示從朱熹到王陽明的哲學史過渡的內在邏輯,以貫穿朱熹晚年修改誠意章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的提出、致良知學說的提出等“思想史事件”,形成一個新的哲學史敘事,闡釋王陽明哲學的核心關切是“誠意”如何可能的問題,以揭示和彰顯中國傳統儒家哲學“誠”範疇的道德思想理念的現代價值。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引論
第一章朱熹晚年誠意思想考論
第一節“誠意”章在朱熹《大學》詮釋體系中的尷尬地位
第二節《文集》中所見朱熹改“誠意”章注之始末
第三節《語類》中所見朱熹改“誠意”章之“自欺”注之始末
第四節朱熹易簀之前改“誠意”章注考
第五節《大學章句》的定論:如何從致知過渡到誠意?
第二章誠意與自欺:比較哲學散論
第一節“自欺”自相矛盾嗎?
第二節朱子的“溫和的有意自欺論”
第三章從朱熹的誠意難題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第一節格物敘事的缺陷與誠意史觀的提出
第二節朱熹晚年的誠意難題及其對陸九淵的批評
第三節歷史證據:“知行合-”是對朱子誠意難題的回應
第四節哲學重構:王陽明對朱熹的“誠意”難題的回應
第五節宋明理學的“大陸漂移說"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