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CN11904727 |
定价 |
RMB95.00 |
售价 |
RM104.50 |
优惠价 |
RM73.15 * (-30%)
|
作者 |
(荷)皮姆·范·勞美爾
|
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 |
2020-06-01 |
装订 |
平裝. 無. 551 页. 14.5.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不僅引導我們重新思考死亡,而且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
“瀕死體驗”指人達到臨床死亡狀態下的意識體驗,它包括一定的要素,例如聽見美妙的音樂、看到隧道或光、飄出身體外面、生命回顧、與已逝親屬的會面等現象。《超越生命的意識》一書建立完善的實驗設計以及理論框架之上,不僅涵蓋了瀕死體驗研究各個方面的實證研究,而且他提出了獨特的意識哲學理論。
在實驗設計方面,勞美爾教授的團隊用八年時間,對荷蘭十家醫院的數百名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了跟蹤記錄。以豐富的臨床資料以及專業的醫學背景為基礎,勞美爾教授在本書中對以往有關瀕死體驗發生原因的試探性解釋逐一進行了分析,論證了“瀕死體驗”並不是因為“腦缺氧”、“二氧化碳過量”、“癲癇”、“服用致幻劑”等生理原因,也不是因為“畏懼死亡”、“雙重人格”、“幻想”等心理學原因。這一論證過程,可以說將“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向前又推進了一大步。
在理論方面,勞美爾教授主要訴諸了意識哲學與量子物理學的論據,並以此提出了“無盡的意識”概念——無盡意識的本質,先於我們的出生與身體,並且將在死後獨立於我們的身體,而在沒有時空性的非定於空間中存在。據此看來,我們可以嚴肅地思考,死亡是否與出生一樣,只是由一種意識狀態進入到另一種意識狀態,而身體的功能等同於一個“交界面”。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瀕死體驗及其對生命的影響
第二章 什麼是瀕死體驗?
第三章 瀕死體驗帶來的改變
第四章 兒童的瀕死體驗
第五章 陽光底下無新事
第六章 瀕死體驗研究
第七章 瀕死體驗的荷蘭研究
第八章 心臟驟停時,腦中發生了什麼?
第九章 對於腦功能,我們知道什麼?
第十章 量子物理學與意識
第十一章 人腦與意識
第十二章 持續變化身體的延續性
第十三章 無盡的意識
第十四章 瀕死體驗研究的一些意義
第十五章 後記
附錄 瀕死體驗在醫療中的實踐意義
致謝
圖片說明
詞彙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
|
|
|
|
|
|
|
|
皮姆·范·勞美爾(1943 - ),畢業於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專業。1977-2003年,他一直在位於荷蘭阿納姆的瑞傑斯泰特醫院擔任心臟病科醫生。勞美爾醫生是瀕死體驗研究領域中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領軍學者之一,他於2001年在《柳葉刀》(Lancet)上發表的有關瀕死體驗的論文是該領域中引用次數最高的論文。他從對瀕死體驗的科學研究出發,進而思考有關人類意識的哲學問題,這代表他是經驗科學家中極其少有的具有哲學思維的人。因此,儘管他本身來自醫學領域,但他在醫學臨床經驗基礎上的哲學思考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意識哲學家。
譯者簡介
:
徐獻軍,哲學博士、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心理學系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哲學心理學、現象學精神病理學等研究。著有《具身認知論:現象學在認知科學範式轉型中的作用》等,出版的譯著有《自然自明性的失落》《人的自我理解》,發表論文三十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