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張蔭昌序 陳世一序 前言和導讀 前言 一.本書內容說明 二.重現台灣的清法戰爭場景 三.台灣主體意識與情感凝聚的開啟 四.淡水、基隆兩樣情 導讀 一.歷史背景 二.清法戰前的基隆 三.清法戰役與和議過程 第一章.法國對台灣的整體觀察 一.法國:台灣的地理人文特色 二.法國:北部的地景特色 三.法國:基隆的地形、街市和煤礦 第二章.清法備戰 一.法軍:想拿台灣當談判籌碼 二.清軍:劉銘傳奉命赴台備戰 第三章.法軍第一次攻擊基隆 一.法軍:艦砲摧毀所有海岸砲台 ◎馬偕見聞──看到法艦被擊破的三個大洞 二.清軍:法軍炸毀大沙灣砲台 三.法軍:第一次登陸作戰 四.清軍:圍攻擊退法軍 五.法軍:攻擊中國艦隊、福州兵工廠及閩江沿岸砲台 六.法軍:攻擊中國艦隊、福州造船廠及閩江沿岸砲台 第四章.是否進攻基隆?法軍陷入長考 一.法軍:孤拔思考是否攻擊基隆? 二.清軍:準備扺抗法軍第二次攻擊 第五章.法軍基隆第二次仙洞登陸戰 一.法軍:偵察清軍陣地 二.法軍:仙洞登陸戰 三.清軍:兵力不足難以扺抗 四.清軍:棄守基隆 五.基隆通判梁純夫對劉銘傳棄守基隆的說法 六.淡水新關稅務司法來格呈,總稅務司憲 七.劉璈對劉銘傳棄守基隆的說法 第六章.法軍進攻淡水登陸戰失敗 一.法軍:偵察、砲擊淡水 二.清軍:法軍砲擊淡水 ◎馬偕見聞──法艦炮轟淡水 三.法軍:淡水登陸戰 四.清軍:陸上肉搏戰 五.法軍:檢討敗戰原因 六:清軍:向朝廷報戰功 七.在地記憶:〈淡水清法戰爭概況〉筆記摘錄 八.淡水新關稅務司法來格對戰事的觀察 九.法來格助清軍防守抗法 第七章.法軍佔領基隆後的對峙 一.法軍:建立基隆防禦圈 二.法軍:在基隆紮營建基地 三.清軍:劉銘傳要求援軍和糧餉 四.法軍:風土病突襲 五.法軍:封鎖台灣 六.清軍:召摹土勇和義團 七.以台北為中心的防禦戰略 第八章.齒形高地(鳥嘴峰)爭奪戰 一.清軍:曹志忠夜襲獅球嶺法軍陣地 二.法軍:清軍攻擊淡水(獅球嶺)砲台 三.法軍:偵察石硬港谷地 四.法軍:奪取齒形高地(鳥嘴峰) 五.清軍:土勇擊退法軍 六.清軍:劉銘傳要求朝廷調勁旅對抗 第九章.法軍調整戰略方向 一.法軍:清將懸賞法軍人頭 二.法軍:陷入基隆戰場泥淖的錯誤作戰 三.清軍:急需運兵、籌餉、捐資、辦團練 四.法軍:決定從台灣撤退 五.法軍:非洲兵團援軍扺達 六.清軍:法軍夜襲 七.法軍:西風突襲竹堡 八.清軍:法軍四路圍攻 九.法軍:外國人兵團援軍扺達 第十章.第一次月眉山攻防戰 一.法軍:編隊及進攻路線規劃 二.法軍:向桌形高地進攻 三.清軍:在月眉山、大水窟、圓窗嶺扺擋法軍 四.法軍:改變作戰計畫 五.清軍:曹志忠阻擋法軍攻勢 六.法軍:建立前進根據地和清軍對峙 第十一章.決戰前的準備 一.清軍:築十幾里長牆防線 二.法軍:敵人的防線不斷延伸 三.法軍:清軍的武器種類 四.法軍:準備決戰 五.法軍:杜奇校的作戰計畫 第十二章.第二次月眉山攻防戰 一.法軍:清軍大砲、我軍艦砲互擊 二.清軍:戲台山(五坑山)攔截戰 三.法軍:佔領桌形高地 四.清軍:月眉山失守 五.法軍:盤整、休息和向西偵察 六.清軍:調兵防基隆攻台北通路 七.法軍:攻佔圓形劇場高地至基隆河以北地區 八.清軍:敗戰退至基隆河南岸 九.法軍:戰後的活動 十.清軍:敗戰的原因 第十三章.重新調配堡壘防線 一.法軍:重新配置堡壘及防線 二.法軍:享受戰後快樂生活 三.清軍:防法軍攻打台北府城 第十四章.法軍攻打澎湖 一.法軍 :澎湖是重要的軍事基地 二.清軍:澎湖的軍事地位 三.法軍:登陸作戰前的砲擊 四.清軍:法軍攻擊馬公各砲台 五.法軍:登陸作戰 六.清軍:扺抗法軍入侵失敗 七.清軍:戰敗責任檢討 八.法軍:控制澎湖群島 九,法軍:成為補給中心 第十五章.停戰後的局勢發展 一.法軍:孤拔調兵 二.法軍:以議定書結束敵對行為 三.法軍:海上的作為 四.法軍:逮捕海上中立國及違禁品船舶 五.法軍:有趣的基隆市集 六.法軍:領取戰勝的光榮 七.法軍:放棄澎湖 八.法軍:孤拔驟逝 第十六章.法軍從台灣撤退 一.法軍:和平條約 二.法軍:只留下回憶與墳墓 ◎馬偕見聞──賠款建尖塔教堂 附錄 一.一場西方與東方的邊緣戰爭 (1)戰略與戰術 (2)清軍概況 (3)法軍概況 (4)全台官民動員參與戰爭 二.傳說、紀念與墳墓 (1)清法戰爭的傳說 (2)歌謠、詩文、匾額紀念 (3)墳墓和紀念碑 三.清法戰後的名人 (1)劉永福 (2)林朝棟 (3)東鄉平八郎 (4)Joffre(霞飛) (5)J.Viaud(冰島漁夫作者) 四.閱讀本書的技巧 五.清法軍地名比對 (1)基隆 (2)淡水 (3)澎湖 六.清法戰爭年表 本書各章史料來源說明 圖片來源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陳世一 自然觀察者、文史工作者,喜歡在台灣土地行走,學習、探索島嶼自然生態奧祕與人文歷史脈絡特質,並在基隆長期觀察、記錄,書寫人與自然、土地的故事。曾任基隆市新故鄉推動小組委員,基隆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暨文化景觀審議委員等,著有《九份之美》、《綠色旅行》、《陽明山之美》、《尋找河流的生命力》、《基隆漁業史》、《八斗子地方史話》、《雞籠灣傳奇》、《基隆港、市與相關行業百年發展的歷程》、《鷹飛基隆》等。 張蔭昌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文化資產守護員,從砲台的說明牌出發,在不斷探索之下,發現根基是在地文化,地名位置是解釋歷史的基礎。當深入瞭解的越多也漸漸對土地產生認同與責任感,同時也希望為家鄉及後代知識傳承盡一些棉薄之力。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