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春秋釋例》十五卷,西晉杜預撰。《春秋釋例》與《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皆為杜預撰著,二書一經一緯,互為表裡。杜預認為《春秋經》的條例應當以《左傳》為準繩,《左傳》的義例當以“凡例”為旨歸。 《左傳》稱“凡”的一共五十例,其中不同的有四十九例,這些都是周公留下的文法,是魯國故史遺存的舊章。孔子根據這些凡例而刪削《春秋》,從而使得《春秋》成為上下條貫、微言大義的通代之典。 《左傳》中稱述的“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之類,都是用來引出與魯史書法不同的新文例,發覆《春秋》大義的語辭,所以稱之為變例。另有魯史沒有加以記錄,但合於孔子之意的事例,《左傳》也記錄下來,以此發明孔子的旨義。 《春秋釋例》先羅列《春秋》中的經、傳數條,以此來包舉其他同例的經、傳,然後以傳文所述的“凡例”系於其後,再申述杜預本人的意見。在對《春秋》“凡例”說明之後,杜預將《春秋》地名、譜第、歷數,按部接續在《釋例》之後,以此構成《春秋釋例》全篇。
杜預(222年-285年),字元凱,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中國魏晉時期軍事家、經學家、律學家,曹魏散騎常侍杜恕之子。 杜預初仕曹魏,任尚書郎,後成為權臣司馬昭的幕僚,封豐樂亭侯。西晉建立後,歷任河南尹、安西軍司、秦州刺史、度支尚書等職。咸寧四年(278年)接替羊祜出任鎮南大將軍,鎮守荊州。他積極備戰,支持晉武帝司馬炎對孫吳作戰,並在咸寧五年(279年)成為晉滅吳之戰的統帥之一。戰後因功進封當陽縣侯,仍鎮荊州。太康五年(285年),杜預被征入朝,拜司隸校尉,途中于鄧縣逝世,終年六十三歲。獲贈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成。 杜預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時譽為"杜武庫"。著有《春秋左氏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為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