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這套語言之所以令人愛不釋手,在於它既強調邏輯和事實,又重視個性;既可以承載深刻的思想和闡釋複雜的意義,又提供足夠的空間讓你含沙射影、口是心非和強詞奪理。
珍.奧斯汀被譽為西方文學界的反諷女王,奧斯汀式反諷的巧妙,來自字面上的意思與含義的不協調。
#先褒後貶、小讚大罵#
奧斯汀在《勸服》(Persuasion)中,某位彬彬有禮、從不出口傷人的英國紳士對他的兩位鄰居有如下「殺人不見血」的評價-- And very young nice ladies they both are; I hardly know one from the other. (她們都是可愛的姑娘,我就是無法把她們分辨出來)
「nice」這個字初看是美好的,但奧斯汀的後半句「hardly know one from the other」卻是暗自狠狠地批評那些人連一絲絲個性也沒有,顯然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貶低、言不由衷的讚美。
#千迴百轉、連馬克吐溫都看漏了眼#
再看《傲慢與偏見》的這一句-- I have been meditating on the very great pleasure which a pair of fine eyes in the face of a pretty woman can bestow. (美色當前,一對雪亮的眼睛可以從中得到極大的樂趣。這種樂趣令我一直在冥想之中)
馬克吐溫批評,這個句子疊床架屋、囉唆累贅。如此不清不通的病句,溫公認為必須改寫為「Watching a pretty woman gives me great pleasure」(秀色可餐)才夠棒。
問題是奧斯汀在這裡要表達的,正是千迴百轉、在叢林中搜索枯腸的說話技巧。沒有人比奧斯汀更清楚,委婉語的使用是階級壁壘分明的英國社會的普遍現象。它既是一種修辭方法,也是一種社交技巧,幫助使用者用較為禮貌和含蓄的方法,去提及甚至談論某些令人不快或尷尬的事情。
英文本身就是外向、貪玩的語言,它有一個內置的「好玩機制」(built-in playfulness),想幫自己的寫作「升級」,就必須啟動這個機制。著名評論家林沛理以鏗鏘有力的中文,淺論十位經典英美大師的寫作風格,帶你領略英文好玩之處。
一起玩英文!你也能把一堆文字朝空中丟去,並使它們恰到好處地落下。
作者簡介
林沛理
香港著名評論家,主要發表於《亞洲週刊》、《信報》及《南方都市報》,著有評論集《影像的邏輯與思維》、《香港你還剩下多少》、《能說不的秘密》及《破謬.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