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來自佛陀的贈禮 《三摩地王經》是針對行持、禪修、智慧這三個主題而宣說,其中包含了強大的佛法力量,穩定地引導我們進入持久而堅不可摧的禪修證悟,解脫痛苦。三摩地通常粗略地被譯為「禪定」,而「 raja」 是國王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三摩地王經》通常被稱為禪定經王。 在這本書中,仁波切一再提醒我們,最高的三摩地超越止定、超越概念。當你將正確的實相見地、真誠的佛陀禪修行持,和至高無上的利他事業結合在一起時,究竟的三摩地就會自然而然現前。培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以增強三摩地。透過善巧辨明自己是誰、自身由什麼構成,以及此生要去向哪裡等問題,則能夠得到禪定的果位。在本書中,我們學習如此修行和觀照,而能夠自然地放下、放鬆,進入空性與慈悲無二的境界。 這是一本寫給初學者的書,同時也為了那些以佛法為生命核心的人而寫。本書非常適合從頭到尾全文閱讀,或者可以依序花一週、兩週、一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完成每章末所附的練習。另外一種讀法是隨時打開任何章節,並從其中文字收集靈感,這種方法也能有所幫助。 這也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不是古老圖書館裡過時而塵封的智慧,而是鮮活和靈動的智慧,這種特別的智慧鮮活地躍動在佛法成就者們的眼神和行動之中。本書中滿盈帕秋仁波切和他所屬傳承的明晰法教,那個歷史悠久的開悟上師傳承,一直向上追溯到佛陀本人。這些法教口訣都是來自修持成就而離苦得樂的上師,上師們將自己的智慧傳授給帕秋仁波切,仁波切現在將這份智慧傳予我們。
[英文版推薦序] 通往覺醒的永恆安樂道/確吉尼瑪仁波切 [英文版編輯序] 來自佛陀的贈禮/傑克‧德塔爾 [致謝] 謝辭 [導言] 問答中的俱生智慧/帕秋仁波切 第一章 三摩地王 超越輪迴 創造積極條件 證悟之路 第二章 唯「我」是苦 第一:尋找身體中的我 第二:在心中尋找「我」 佛說三種苦 水之所在,在水滴落處 第三:明白慈悲就是無我 壓制目標,而非殺死敵人 對生命的尊重是眾生本性 不期望回報 實修引導:理解無我 第三章 出離痛苦 第一:像受傷的鹿一樣出離 第二:像夢中國王般出離 不執著,不等於放棄 跟著國王學出離 第三:透過世間八法來檢視出離心 正確修行從棄離讚譽開始 謙遜,專屬於大師的品質 修心,降低情緒的力量 謬誤的理解,妙法變噪音 化緣與布施 實修引導:培養出離心 第四章 慈悲喜捨 第一:慈 化仇敵為良師 以自私培養愛,就像用紙板建房屋 第二:悲 慈悲不必有「前提」 認出我執,邁向真誠悲心 擺脫自我,才有清淨的慈悲 練習真正的慈悲 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 第三:喜 用微笑取代咆哮 究竟的隨喜 第四:捨 實修引導:修習四無量心 第五章 請佛住世 第一:獲得心靈支持 第二:驅散心靈孤獨感 觀修諸佛的力量 調柔叛逆出走的心 寬恕與遺忘 請求金剛薩埵淨化惡業 第三:培養心靈自信 實修引導:迎請佛陀的加持 第六章 歡喜布施 第一:用身體和語言布施 禮讚諸佛持名供養 以無執的善行作為供養 供養和發願必須伴隨善法修行 真正利益他人的布施 日常生活中如何供養 第二:用心施予 實修引導:成為一條慷慨的溪流 第七章 真實戒律 第一層次的戒律:不傷害任何生命 對他人和自己透明沒有虛偽 我是否謹慎? 第二:修習見地,培養對佛法的理解 以心的品質來驗證行為 對抗魔的鎧甲 一切從起始以來即是寂靜 從輪迴的夢境中覺醒 創造奇幻世界的魔術師 第三:帶著覺證行走 實修引導:維持戒律 第八章 安忍無傷 第一:培養無攻擊性 驗證修行的友伴 修持自他交換的禪修 一切事物是完全清淨的 佛陀的即席開示 第二:禪修 第三:毫髮無傷 以佛陀的眼光看待世間 安住法性,無所畏懼 實修引導:釐清什麼是安忍 第九章 喜悅精進 第一:激勵自己 精進,喜悅的努力 喜悅如同樹根,不斷生長 勤奮精進者,諸佛也愛戴 如花一般清新閃亮 第二:追求結果 成為真正的福田 第三:隨喜自己的修持 實修引導:精煉精進 第十章 勝利禪修 第一:觀光明佛陀 第二:觀想的消融 第三:座下禪修,一切都是幻相 清澈湖水中的月亮倒影 不執著於「看到實相」 第四:給了悟空間 與佛陀的證悟相連接 聚合所有證悟空性的助緣 實修引導:勝利的覺醒禪修 第十一章 智慧:不可思議的佛 第一:現象是清淨且無限的 如同天鵝降落在平靜的湖面上 第二:色相和覺醒並不是分開的 任意觀想不是善巧之法 獲得信心是一切探究的目的 第三:停止批判 深入瞭解五蘊本質 第四:記住佛陀是法身 實修引導:接近不可思議 第十二章 覺醒寶藏 第一:覺醒豐盛 第二:持守三摩地寶藏 實修引導:用佛之寶藏激勵自己 第十三章 奉持佛法 四種布施 以佛法供養眾生 供養甚深佛法,能滅除痛苦 佛為醫師,法為藥方 迴向
作者簡介 帕秋仁波切 帕秋仁波切出生於1981年,屬於大伏藏師秋吉林巴家族,是依怙主慈克秋林仁波切和佛母德謙悲諄之子。仁波切被認證為第六世帕秋仁波切的轉世,也是康區馬塘類烏齊寺達隆噶舉法座的三位傳承持有者之一。 在仁波切前世轉世中,第四世帕秋仁波切是大伏藏師秋吉林巴的虔敬弟子和功德主。那個時期類烏齊寺傳承法主的強力支持,為秋吉林巴的佛行事業創造了廣傳和繁盛的吉祥緣起。 帕秋仁波切在三位根本上師依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依怙主紐修堪仁波切和勝怙索則仁波切的指導下,獲得並實修由蓮師一脈傳承不斷的深奧佛法。 緣於蓮師、大伏藏師秋吉林巴和類烏齊寺傳承者的啟發,帕秋仁波切畢生尤其致力於弘揚秋林新伏藏傳承的蓮師法教。 蓮花生大士以指導創建桑耶寺而聞名,因此開啟一千多年以來實修的吉祥緣起,在西藏土地上展現殊妙的證悟成就,一直持續到今天。 緣於桑耶寺這個吉祥的起點,帕秋仁波切因此同樣命名他的佛法組織起為桑耶,意思是無可思量。正如古老的西藏桑耶寺那樣,仁波切的願望是讓今天的桑耶壇城,也如此名副其實地成為真正不可思議的佛法源泉,作為當今世界和未來世代的指路明燈,指引超越思量的智慧、慈悲和威德。 為了紀念蓮師,仁波切選擇了一個印璽來代表桑耶,這枚印璽可以追溯到蓮師本人。這個受人尊敬的標誌最初是由蓮師取出,並賜予法王赤松德贊的王位繼承人穆茹贊普王子。穆茹贊普隨後將其埋藏為伏藏以利益子孫後代。 距離當時很久以後的19世紀西藏,這枚法印被穆茹贊普的轉世秋吉林巴以伏藏方式取出。今天它已成為秋林甚深伏藏和帕秋仁波切領導的所有佛行事業和僧團的象徵。 審定者簡介 蔡宜葳 譯作有《瘋聖竹巴袞列傳奇生平與道歌》、《證悟的流浪者——巴楚仁波切之生平與言教》、《證悟瑰寶》、《女性智者的悟道之旅》等書。 譯者簡介 許瑜芳 1985年生於台北。2012 年皈依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2014年起至今旅居印度達蘭薩拉(Dharamsala)。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