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加州聖塔庫斯被封為全世界謀殺率最高的城市,舊金山大地震後毀壞了大半房舍,讓這個衝浪王國猶如廢墟;玫瑰谷,經濟起飛年代曾是東北重要建設的水泥供應來源,當建設完成、不再需要水泥後,人去樓空,恍如鬼城;繁華紐約的對岸,荒煙蔓草與巨大工廠籠罩的澤西市危機四伏,即使是大白天也無人敢入;驕傲的歷史名城伊斯頓,就在公路興起後,鎂光燈從此不再聚焦……。這些城市,因著不同的理由衰敗,直到藝術女神的眷顧……。
藝術,最溫柔而有力的推手
19世紀中期,美國經濟開始突飛猛進,都市化效應下大都會區房價節節升高,因此有許多藝術家為了能持續藝術創作而遠離都市,前往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幾近荒廢的地區謀求生存。他們用藝術家獨特的眼光、豐沛的生命能量與勤勞的雙手,打造出一塊塊藝術的處女地。這些地方,雖不見得有大量的古蹟文物、長期深化的人文情懷,但在藝術家陸陸續續進駐後,卻能以看來不切實際、不能做為經濟發展主力的藝術生活,重新為小城帶來生機。
台灣藝術家葉蕾蕾,費城藝術大學的終身教授,一位喜愛宋元山水畫的國民黨將軍的女兒,一位有著強烈的人世情懷的藝術家,用16年的藝術力量將已成廢墟的費城北部黑人社區變成劇場、有壁畫、有街心雕塑的宜居社區,並於2003年獲美國福特基金會頒發「改變世界的領袖獎」。原本幾近荒廢的加州小鎮孟都西娜(Mendocino),始於1987年的系列音樂節現今每年可吸引上萬人參加;加州米爾谷(Mill Valley)電影節更是李安崛起於西方電影圈的伯樂,伍迪艾倫也在此舉辦電影首映會,許多新銳導演都是在此初試啼聲,每年有多達200位電影製作人參與盛會,門票銷售更超過120萬元。佛蒙特州(Vermont)偏僻小鎮強生(Johnson),卻因為約翰(Johnthan Gregg)和露意絲(Louise von Weise)這對夫婦對「社群共同體」的信念,經營三十多年至今,每年超過六百個視覺藝術家、作家駐村,成為全美最具規模的藝術村。加州聖塔庫斯(Santa Cruz)每次天災重創後,靠著藝術家的進駐屢次重生,現在成為綠色運動、獨立製片等前衛組織的重鎮……,看似柔弱而無用的藝術,卻能帶給這些城鎮不同的發展契機,擁有自己的特色,訴說著不同於大城市的夢想。
反思台灣的藝術行動
在台灣,同樣也有藝術改造的經驗。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成了觀光客必遊景點;高雄港駁二倉庫的藝術特區成為南台灣前衛藝術的展演重鎮;台北寶藏巖的違章眷村演變出藝術家與住民共生的狀態;還有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台中國美館、台東鐵道藝術村……。在台灣,藝術的能量同樣逐漸擴張,無論是一棟建築、一群房舍或鐵路,這些地點都因為藝術的進駐而重新活絡,並帶來了新的人氣、資金與商機。
然而台灣卻沒有一座城市能如本書所述,讓藝術能量滲透到生活各個層面,為城市再生出悠閒的步調、宜人舒適的社群環境,創造出追求生活品質的慢食者所嚮往的美好生活。因而這些藝術城市不僅是都市生活者的嚮往之城,同時也是美食者的天堂,慢食者的最佳生活居所。
本書為旅美藝術家池農深歷經三十多年,跨越時空,深入其境,真實記錄16座美國城市藝術再生的過程。在台灣亦如火如荼進行一城一特色的同時,我們可以向這些藝術城市汲取經驗,透過更多藝術面向,讓台灣的藝術改造計畫遍地開花,從而使城市開始有了自己的特色與樣貌而成為台灣的「藝術城市」,更甚者,成為台灣最適合人居住的美景之地。
作者簡介
池農深 Wei Jane Chir
生於台灣桃園,留學美、德,目前定居紐約,除從事專業繪畫創作外,從事雜誌藝術指導、舞台設計、版畫教師、雜誌作家、公共藝術並且拍攝紀錄片,其中,2003年製作拍攝的《葉蕾蕾傳奇》紀錄片,更榮獲第51屆哥倫布國際電影電視節銅牌獎。二十多年來,展覽、作品、文字、影像無數,並以藝術生活觀察家的角色自居。
由於早年曾遊歷歐洲,並居住於紐約大都會,對於現代的、前衛的藝術相當熟稔,因為這個背景,再揉合自身喜愛中國文化的底蘊,使其對美國各地的藝術小城有更深入的體悟,呈現出結合歷史、人文環境、藝術活動與旅遊的生活散記。
自認藝術是一種個人修行的過程與記錄,以前的藝術表現比較重視自我情感的抒發,現階段希望帶入社群分享的概念,將藝術的美好能量分享給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