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論 一 被忽視的凱西爾及其哲學 二 卡西爾與西方學術思想史 三 從物到符號的邏輯發生線 第一章 發生論:關係邏輯的建構 第一節 關係邏輯的發現 一 康得的哲學革命及其與自然科學的距離 二 沿著康得的問題去重新觀察自然科學史 第二節 關係邏輯的規定 一 羅素對關係學說的肯定與止步 二 構造世界的觀念與康得的猶疑 三 關係邏輯取代物的邏輯的必要 四 凱西爾對關係邏輯的基本規定 第三節 作為先天關係的空間、時間和數 一 康得時空觀念的先驗性與被動性的衝突 二 凱西爾的構造性空間與經驗物件的確定 三 非歐幾何學與相對論對時間觀念的發展 四 數的觀念的先天性與綜合性直觀的可能 第二章 形上論:符號的世界理解 第一節 物的被給予性與抽象理論的困境 一 從亞里斯多德的實體到知覺意義上的物 二 物的被給予性及其作為知識問題的前提 三 抽象理論的困境與物的被給予性的解構 第二節 物之幻象與對實體化思維的批判 一 物之幻象與實體化思維的歷史淵源 二 對實體化思維的批判與符號的引入 第三節 從關係邏輯走向符號論的必然性 一 原子概念的發展與亥姆霍茲記號理論的啟發 二 符號理論的邏輯優越性及知識的開放性可能 三 知識生產的盲人摸象模式與人類思維的本性 第四節 意義論的而非存在論的世界理解 一 世界理解作為符號論形而上學的切入點 二 凱西爾的現象觀念及其認知現象學的要義 三 精神的能動性與意義論的世界理解的確立 第三章 符號論:符號的基本規定 第一節 符號的基本內涵 一 以關係邏輯為基底的符號 二 符號的感性與智性之統一 三 符號的去物質化與可分離性 四 命名與名字作為符號的開端 第二節 符號性孕義原則 一 符號性孕義與符號的完滿性 二 完滿性與孕義性的辯證統一 第三節 符號形式與文化 一 符號形式概念的模糊性與非中心化 二 符號的辯證法與整體性的文化概念 三文化活動、符號宇宙與符號性的人
石若凡 湖北大學文學院講師。201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美學史、西方文論史與文學批評。發表的相關論文有《對康得的鑒賞判斷四契機的分析》《從自然到符號——康得與凱西爾的藝術觀之比較研究》《恩斯特·凱西爾符號形式哲學的“世界理解”問題》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