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賣相、延長保存、使食物更可口,我們的飲食經常加料了許多工業用途的化學物質,把被刻意使用的添加物和殘留物一起享用下肚。例如:過氧化氫是染髮、紡織品、紙張所使用的漂白劑,也添加在豆干、麵條、魚丸內漂白之用;亞硝酸鹽是工業上的金屬處理劑及電鍍緩蝕劑,卻被用做香腸、臘肉的保色劑。這些有害無益的物質無聲無息侵蝕著人體健康,卻渾然不察。自己的健康得靠自己把關,唯有正確了解→聰明選購→確實處理,才是自保的不二法門。
伴隨著食物吃下的食品添加物及污染殘留物,遠比想像的多更多!
潛在風險1:法規及抽驗的盲點
雖然法規有規範、政府有抽驗,但某些食品添加物的危險性仍處於未知狀態,不定期檢測也難免有漏網之魚,通過檢驗的食品仍可能出現不安全危機。
潛在風險2:商業機制的操弄
商人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延長食物保鮮期、降低生產成本等種種利益考量,而鑽法律漏洞,違法使用或過量添加食品添加物、農藥、抗生素,造成吃的不安心。
潛在風險3:環境毒素與重金屬污染
因人類對環境的無情破壞,使得空氣、水源、土壤造成污染,使得戴奧辛、重金屬等殘留物隨著食物鍊吃進我們的肚子裡,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潛在風險4:個人飲食習慣與偏好
偏好某種食物或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期且頻繁地食用某些特定食物,導致食品添加物或殘留物的毒素累積於體內,引發健康風險。
告別「非食物」危機,吃的安心又健康的自保法則
●安心飲食法則1:了解食品添加物基本知識,杜絕過量或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危害。
●安心飲食法則2:認識污染殘留物的危害,防範農藥、抗生素、戴奧辛、重金屬的入侵。
●安心飲食法則3:辨別各類食品中容易殘留的有害物質,聰明選購更放心。
●安心飲食法則4:掌握去除「非食物」的處理方法,打造安全飲食的健康生活。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易於查閱的表格和簡明易懂的圖解,詳盡介紹食品添加物與環境殘留物的相關知識,包括種類、用途、過量危害、易於殘留的食物等,讓讀者迅速掌握「非食物」的危險情報。同時提供安心選購食品的原則與技巧,完整解說各類食材去除有害物質的處理重點,以正確掌握聰明買、健康吃的實用訊息。
作者簡介
周琦淳
靜宜大學食品營養系畢,營養師高考及格、台北市營養師公會會員,現服務於保健食品產業。
莊培梃
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目前就讀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班。現任台北海洋技術學院食品科學系兼任講師、中餐烹調衛生講習講師。
黃大維
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食品科學組、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畢,目前就讀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班。曾任醒吾技術學院餐旅管理系及馬偕護理管理專科學校食品科學科兼任講師,現任亞洲大學保健營養與生技系兼任講師。
李亞潔
就讀台灣大學生化科系博士班,目前任職於水產研究單位。
張家瑋
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食品科學組畢。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目前就讀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究所。
黃姵嘉
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農企業管理研究所畢,目前任職於食品相關產業。
洪惠玲
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中山醫學大學分子毒理研究所畢業,營養師高考及格,現服務於江醫師魚舖子。
魏中帆
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台灣大學口腔生物研究所畢,現任實驗室研究助理。
王紀新
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畢,目前就讀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