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韓愈詩集編年箋注》十二卷,唐韓愈撰,清方世舉箋注,是在總結前人注本基礎上完成的一部集大成的韓愈詩注本。箋注方法具有清人註疏的時代特色,並首先採用編年之體,在現存韓集舊注中屬質量上乘之作,為後世多種注本大量借鑒引用。方氏為確定韓詩年代,或借鑒舊注,或引前人年譜,或考訂歷史事實,或與同時其他相關詩文互證。清代考據之風甚盛,方氏不僅考證一般詞語和典故,天文、地理、職官等亦引證繁複,糾正前人不少謬誤。此外,方氏不限於編年和箋注,還往往“以意逆志”,點出韓詩的旨意。整理者郝潤華、丁俊麗為便於讀者使用,特加標點、校勘,並標專名線,對書中明顯的文字錯誤作了校改。 丁俊麗,女,漢族,1979年生,河南省鄧州人,陝西理工學院講師,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於唐宋文學文獻研究,尤專註于韓愈研究。 方世舉(1675—1759),字扶南,晚號息翁,桐城人。中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牽連而遠戍,雍正元年(1723)放歸,寓居揚州。晚年酷嗜韓詩,為《韓詩編年箋注》12卷。乾隆初薦舉鴻博不就。著有《春及草堂詩集》4卷、《江關集》1卷。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人。貞元八年,擢進士第,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有《韓昌黎集》。 郝潤華,女,漢族,1964年生,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人,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西北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古典文獻學與歷史文獻學的整理研究工作。兼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副會長、《歷史文獻研究》輯刊編委、韓愈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四庫全書》研究會理事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