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從金融結構、資本市場、商業銀行、影子銀行、數字金融、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分析解讀了在實現高品質發展方面,中國金融體系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 圍繞“金融創新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這一主題,本書從八個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其一,落實競爭中性,實現市場出清;其二,積極構建適合支援經濟高品質增長的“金融結構”,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其三,減少政府對資本市場的直接“管控”,降低政策不確定性;其四,探索銀行與資本市場的聯動,推動服務模式向“商行+投行”轉型;其五,把握好整頓影子銀行的節奏與力度;其六,規範數位金融業務模式與行為;其七,將人民幣國家化作為中國金融開放之錨;其八,構建適應金融創新的監管體制,平衡創新與穩定之間的關係。
序言一 序言二 摘 要 第一章 以金融創新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 經濟發展新階段呼喚金融創新 區分好的金融創新與壞的金融創新 “最優金融結構”與有為政府的邊界 資本市場需要擴量,更需要提質 商業銀行支援經濟創新的短板、嘗試與困難 影子銀行以錯誤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中國的數字金融引領全球普惠實踐 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 主要政策建議 第二章 金融創新如何推動高品質發展: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 新時代的高品質發展內涵 支持高品質發展的產業政策與金融創新 我國金融脫實向虛之憂 我國金融結構的矛盾及其改革 我國各地區的金融結構矛盾與因地制宜的金融創新 結語 第三章 金融創新支援實體經濟創新 引言 宏觀金融制度創新 中觀金融市場創新 微觀金融工具創新 強化投資者法律保護,促進創新發展 總結與政策建議 第四章 商業銀行如何通過轉型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 當前商業銀行服務供給難以滿足高品質發展需求 商業銀行支援實體經濟的國際經驗 我國商業銀行支援實體經濟的創新實踐 政策建議 ● 第五章 中國影子銀行的治理與創新 影子銀行的定義、內涵及特點 中國形成以銀行為主導的影子銀行體系的原因 影子銀行的風險和服務功能 影子銀行治理成效及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 政策建議 第六章 數字金融創新促進高品質經濟增長 中國數字金融發展總體現狀 ● 數字金融創新支援高品質經濟增長的原理和模式 數位金融風險的形成與發展:以網路借貸為例 中國數位金融走向 2.0 時代 第七章 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 人民幣國際化的回顧 主要儲備貨幣的特點 為什麼高品質發展需要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 人民幣國際化再出發的具體建議 附錄 專家點評 點評 1 我國金融業發展遠超想像,如何形成最優政策組合是關鍵 點評 2 金融市場良性發展也需要市場主體自我平衡 點評 3 反思金融創新 加強金融監管能力建設與制度建設 附錄 問答與討論 參考文獻 後記
黃益平 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院長、教授。2015年6月起擔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特公共政策學院Rio Tinto中國經濟講座教授,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英文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編和《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與國際金融。 曾經擔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經濟專案主任、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General Mills經濟與金融國際訪問教授、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erica投資基金董事、財新傳媒首席經濟學家及巴克萊董事總經理/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首席經濟學家。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