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年的生物演化,如何締造出人類感知世界的界面;更新感官知識,助力日常生活,改變你的世界觀
本書介紹的是感官的運作——不止視聽嗅味觸五感,也不止人類的感覺。作為身處研究一線的生物學家,作者利用感官生物學的新近發現,用生動的筆觸和富有奇趣的案例,揭示了人類如何與環境、與彼此進行感覺交互,人類又能從鳥類、魚類、甲殼動物、蚯蚓乃至微生物的感覺生活中學到什麽,並匡正了關於感覺的一些流俗看法。
【全面更新你對自身感官的認識】
五味中有鮮沒有辣,因為辣是一種觸覺;
觸覺也不止一種,就比如——
痛覺和傷害覺都是觸覺,但感到受傷後不一定感到痛;
女性往往更為痛感、苦味、怪顏色所困擾,因為女性群體的感官更敏銳;
人類的嗅覺常被大大低估:人理論上能嗅查萬億種氣味,少數方面甚至強於狗狗,
人也都有獨特的嗅覺“指紋”,還能憑嗅覺辨別他人的情緒甚至是不是自己的良配;
感覺不止視聽嗅味觸,或許超過50種,但又全都不是客觀的存在……
【“神奇生物”就在我們的世界中】
蜜蜂和鳥類看得到紫外光,
魚、蛙能改變自己的可見波長範圍,
深海“皮皮蝦”的視覺系統包含12原色、分眼景深外加看見偏振光;
獵犬的嗅感受器是人類的40倍(味蕾只有人類的1/4,但仍比貓多三四倍);
奶牛的味蕾數是人類的三四倍,但豐富的味蕾主要是為了嘗出毒素的苦;
甚至真菌也會“看”陽光,豌豆也能“聽”水聲……
【收獲奇怪但有用的生活小知識】
太酸加糖能遮(但傷牙),太苦放鹽有用(當心中毒);
蚊子找到你,靠的是你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皮膚的紅外)“輻射”;
暈車的人可能是平衡覺受了沖擊,也可能是因為味覺不太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