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總題臺灣史論集,共分二冊,第一冊副題為:山、海、平原的歷史,第二冊副題:海行兮的年代。本冊收有作者十二篇論文,以及一篇考證小文。 若著眼於人群的活動,山、海、平原是臺灣歷史的三個元素,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起作用,有時交互起作用,有時分別起作用,或彼消此長,或毫無干係,端視議題而定。當我們研究島嶼歷史,如果心中懷有這三個意象,會有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找到定位的安穩感,也能隨時維持一個以臺灣為主體的全視野。 本冊論文撰寫時間橫跨二十四年(1999-2023),它們不是因為先有「山、海、平原」的概念而撰寫的,但反映了這個追尋的過程及其若干成果。十二篇論文,整合來看,大致呈現「山、海、平原」的臺灣的眾多面相。
序 總論:山、海、平原:臺灣島史的成立與展望 第一章 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 第二章 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 第三章 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平原的實地調查報告 第四章 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 第五章 從琉球人船難受害到牡丹社事件:「新」材料與多元詮釋的可能 第六章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 第七章 「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 第八章 光,遮蔽,及其再現: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年回顧與省思 第九章 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臺灣與中國 第十章 臺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講座.專攻及其戰後遺緒(一九二八—一九六○)第十一章 臺北帝國大學教師與戰後臺灣的學知傳承及師生深緣:以岩生成一為中心 第十二章 試論戰後臺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 附錄:楊英《先王實錄》所記「如新善開感等里」之我見 索引: 一、人名(含人格神) 二、地理名稱(含原住民聚落、洋面、島嶼、河流、地域、行政區劃、名勝古蹟等) 三、事物(含事件、史事、機構、國名、國際組織等) 四、人群及相關概念 五、作品(含文獻、著作、音樂、繪畫、電影等)
作者簡介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治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歷史圖說》、《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少年臺灣史》、《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以及《高一生獄中家書》。史學論著之外,另著有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島嶼的愛和向望》,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等。《臺灣歷史圖說》有韓文、日文與英文版。 作者致力於臺灣史知識的普及與臺灣話的復振,同時關心公共事務與時局,長期持續在網路社群媒體發表文章和看法。參與創立並經營網站「台灣放送」。 師、行政院環境部薦任法制人員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