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賴以為生的規則:從量尺、食譜、法律到演算法,人類如何確立和打破一切?
|
|
Rules: A Short History of What We Live By |
|
|
|
|
|
|
|
|
ISBN |
9789570535648 |
定价 |
NT630 |
售价 |
RM98.40 |
优惠价 |
RM87.58 *
|
作者 |
洛琳‧達斯頓
|
译者 |
陳禹仲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
|
出版日期 |
2024-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8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榮獲2023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科學、醫療、科技史獎
這是一段「不證自明者」的歷史,
為你揭開人類企圖規範世界的永恆嘗試!
小到下廚煮菜的料理食譜,大到法庭斷案的法律條文
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決定了社會運轉的方式
讓我們追尋規則的前世今生,
如何生效、失靈以及重建,以致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
規則,決定了我們生活的一切:一天上班幾個小時?開車要靠左還靠右行駛?搭飛機可以攜帶多少行李?什麼是四壞球保送?法官如何判定罪犯的刑期?面試要穿什麼樣的服裝?以及婚喪喜慶的儀式該如何舉行?有些規則鉅細靡遺到我們嫌它繁瑣、有些規則大而化之到我們嫌它空泛,然而沒有任何人、任何文化、任何文明能夠拋棄規則,規則從無到有、有中生變的過程,就是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
科學史泰斗洛琳.達斯頓透過包羅萬象、橫跨古今的例子,從古希臘羅馬測量長度的蘆葦、中世紀修道院恪守的清規、近代早期教你如何煮布丁的食譜,一路到啟蒙時代的自然法與自然律則、近現代歐美語言的拼寫規定,甚至是二十世紀紀蔚為風潮的演算法,探討規則三種歷久不衰的定義:測量工具、模範與典範,以及法律。
她生動描述規則的變遷與矛盾,是如何深深影響人們對於規則的想像與期盼,我們總是希望能建立一個普世皆準的準則,卻不斷面臨各種例外狀況的挑戰,而疫情時代各種眼花撩亂、措手不及的防疫規定,正是一道全世界記憶猶新的明證,達斯頓的這本書正逢其時地讓我們重新思考,規則之於當代社會的真正意涵!
榮獲獎項
2023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科學、醫療、科技史獎
2022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年度最佳學術著作
2022美國神學院合作社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
陳禹仲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聯合推薦
陳恒安 成功大歷史學系副教授、臺灣STS學會理事長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洪廣冀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王鼎棫 法律白話文運動網站主編
黃春木 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依來函順序排列)
媒體評價
「達斯頓詼諧風趣的文筆,引人入勝!」──《華爾街日報》
「在考慮一系列歷史軼事和文本時,達斯頓透過厚重和輕薄、典範和演算、失敗(禁止十八世紀巴黎人在街道上玩球,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與例外,來讓我們了解什麼是「規則」(以及其鄰居,例如:法律和常規)。在達斯頓這本書的結尾,將讓我們清楚理解該如何思考規則,伴隨著會期盼有什麼樣的規則而產生的些許失落感。。」──《紐約客》
「堪稱典範的思想史著作:論述宏大、巧妙、清晰而深刻。」──《倫敦書評》
「達斯頓的研究詼諧幽默、內容廣泛、鑽研徹底,在探究了『現實』、『自然』、『理性』、『客觀性』、『秩序』等概念之後,達斯頓在這本新書裡用她睿智的歷史智慧,探討『規則』這一廣闊的概念。她學術研究的樂趣表露無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精彩萬分、野心勃勃……對於我們這些喜歡深奧又具開創性概念史的讀者,本書是徹底的多巴胺衝擊。我讀得瞠目結舌、心潮澎湃。」──《高等教育紀事報》(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這是一本正逢其時的書,滿足那些渴望了解演算法實際運作、在數學方面抱持好奇心,以及任何喜歡辯論政策的讀者。」──《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這本書是我讀過文筆最好、最有深度、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史著作之一。」──《SIAM News》
「引人入勝、極富可讀性……這本書是一場真正的博學與分析之旅,滿是深具啟發性的事例。」──《典範探索者》(Paradigm Explorer)
「達斯頓的研究範圍涵蓋了軍事常規到自然法則、交通法規到《聖本篤清規》,一次又一次展示規則那遭到打破和詮釋的明顯矛盾面,如何使我們更為熟悉、嚴謹的規則成為可能、展現權威和具備可信度,但同時也極度纖細脆弱。」──馬修.瓊斯(Matthew Jones),《與問題打交道》(Reckoning with Matter: Calculating Machines, Innov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from Pascal to Babbage)
「《規則》是一部傑作:像鐘塔的鐘聲一樣清澈,論證精闢,文筆優美,妙趣橫生。副標題並不誇張。達斯頓實際上帶給我們一部關於自身生活方式的簡短歷史。讀者幾乎在每一頁都會發現極具啟發性的驚喜。對於這本精彩的書,我只有一個批評意見:我希望這本書能一直寫下去。」──蘇珊.尼曼(Susan Neiman),《現代思想中的邪惡》(Evil in Modern Thought: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洛琳.達斯頓從橫跨許多世紀的廣泛文化及傳統中擷取豐富詳盡的例子,巧妙將關於規則的不同想法聯繫起來,揭示了一種優雅的秩序,並讓那些依然難解的深刻哲學問題變得合理。」──賈斯汀.史密斯(Justin E. H. Smith),《不理性》(Irrationality: A History of the Dark Side of Reason)
「從計算、烹飪、穿衣、行為舉止、工程到治理,我們都需要並使用規則。在這本博學且饒富趣味的書中,洛琳.達斯頓向我們展現了規則如何運作,又如何失靈,以及在這之上,為什麼這個世界是如此複雜,以至於大多數規則都可以毫無例外適用其中。」──凱薩琳.威爾森(Catherine Wilson),《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目錄
譯者序 規則與例外形塑的世界/陳禹仲,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1 導論:規則被埋藏的歷史
2 古代的規則:直尺、模範與律法
3 技藝的規則:動腦與動手的結合
4 在機械運算之前的演算法
5 計算機器時代下的演算智能
6 規則與規定
7 自然法與自然律則
8 曲解或違反規則
結語 規則在破滅中顯得偉大
謝詞
參考書目
註釋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洛琳.達斯頓 Lorraine Daston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MPIWG)榮譽退休主任、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訪問教授、柏林高等研究院終身院士。她的研究範圍極廣,追尋了眾多科學史上視為自古皆然的基本概念,如自然、理性、客觀性等,其具體發展與演變的脈絡,稱之為「不證自明者的歷史」。
譯者簡介
陳禹仲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政治思想專題中心助研究員。喜歡閱讀、旅行與曼徹斯特聯隊。目前的研究主題是疫情政治中的政治情緒。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