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憨山大師注《道德經》,始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卒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前後用功十年,“或經旬而得一語,或經年而得一章”,“每參究透澈,方落筆,苟有一字有疑而不通者,決不輕放”。實為學佛、學老者苦心而注,以期學佛者通達老子,“善自他宗”;學老者破除己見,“得離言之旨”。 憨山大師注《莊子內篇》,創意于約萬曆十六年(1588年),最終克成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前後長達三十二年之久,堪稱憨山后半生傾注心血的精心之作。大師自言:“莊子一書,乃老子之注疏。予嘗謂老子之有莊,如孔之有孟。若悟徹老子之道,後觀此書,全從彼中變化出來。” 蕅益大師于清順治四年(1647年),年四十九歲,述《四書蕅益解》。解《論語》曰“點睛”,開出世光明也;解《庸》《學》曰“直指”,談不二心源也;解《孟子》曰“擇乳”,飲其醇而存其水也。惜《孟子擇乳》失傳。 蕅益大師于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年四十三歲,始述《周易禪解》;清順治二年(1645年),年四十七歲,撰《周易禪解》竟。大師自言:“吾所由解《易》者,無他,以禪入儒,務誘儒以知禪耳。”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南華寺中興祖師。大師多才多藝,通于史 書,工于書法,長於詩文。一生著述頗豐,門人輯為《憨山老人夢游集》,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老子道德經解》《莊子內篇注》《中庸直指》《大學綱目決疑》《春秋左氏心法》等。 蕅益大師(1599—1655):名智旭,字蕅益,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少崇儒學,謗釋老,十七歲閱蓮池大師《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始不謗佛。一生著述宏富,經其門人編次,分為《宗論》和《釋論》兩大類,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