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稱謂研究一直是社會語言學關注的重點。本書以現代漢語社會稱謂為研究對象,將布朗與吉爾曼(Brown and Gilman)的“代詞的權勢與同等語義(Pronoun of Power and Solidarity)”理論引入漢語稱謂研究,運用歷時和共時相結合的社會語言學研究理論和方法,將北大CCL語料庫、人民數據庫、新詞語研究資源庫等多個語料庫用於研究,嘗試揭示現代漢語社會稱謂歷時演變的規律及動因。
第一章緒論 一、稱謂研究綜述 二、研究意義和創新性 三、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四、 相關說明 第二章社會稱謂系統 一、概念界定 二、社會稱謂的分類 三、自稱和他稱 四、單稱和合稱 五、通稱和專稱 六、職銜稱謂 七、情感稱謂和特徵稱謂 八、擬親屬稱謂 九、零稱謂 第三章社會稱謂分期研究(上)(1840—1949年) 一、晚清至民國初期(1840—1919年)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 第四章社會稱謂分期研究(下)(1949年至今) 一、“十七年”時期(1949—1966年) 二、十年“”及兩年“徘徊”時期(1966—1978年) 三、改革開放二十年時期(1978—1997年) 四、互聯網時期(1997年至今) 第五章通稱歷時研究 一、通用稱謂語研究概述 二、通稱個例研究 第六章社會稱謂語認知與使用現狀問卷調查 一、第一次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二、第二次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三、小結 第七章結論 一、研究成果 二、預測和展望 附錄1調查問卷樣卷1(2014年) 附錄2調查問卷樣卷2(2022年)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孫現瑤,女,博士,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致力於社會語言學、國際中文教育、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網絡文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曾作為國家公派漢語教師在德國波恩大學漢學系任教兩年。發表論文多篇,參與主編漢語教材一部。 趙洋,2008年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碩導。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