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當納粹在窗外喧囂,她和佛洛伊德在診療室中分析無意識與夢境 「我本來預期見到的是冷漠、超然而經常受人批評的科學家,結果我卻發現了藝術家。」 本書是筆名 H. D. 的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Hilda Doolittle),在一九三〇年代接受佛洛伊德治療後寫下的紀錄與自我敘說。文中佛洛伊德以「教授」之名若隱若現,彷彿在 H. D. 行動與回憶時始終於一旁觀看守護,與她對話。 第一部「牆上的書寫」是 H. D. 治療十年後的回憶,以簡短章節的散文詩形式雜揉夢境、現實與想像,重寫了她的分析經驗;第二部「降臨」則是分析期間的日記。全書交織著 H. D. 的生命故事和治療場景――賓夕法尼亞州的童年回憶、與詩人龐德、小說家勞倫斯、她的前夫亞丁頓、終身伴侶布麗荷的關係,穿插神話意象的分析、時代氛圍側寫、自身的創作過程,以及與佛洛伊德往來的點滴。 書中呈現的精神分析之父不若一般印象中那位嚴肅謹慎的思想巨人,而是一位藝術收藏家、愛狗人士;柔軟睿智、溫煦體貼,對神祕學有深厚造詣;並且擁有令人畏懼的洞察力,卻隨時願意修正自己的想法。 詩人的文字如同水晶碎片,惆悵的氛圍中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呈現了精神分析創始人暮年非常溫馨且人性化的形象。時間在夢境、記憶和反思的遠景中,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交織成一幅如夢似真的繪畫。 「這無疑是對佛洛伊德人格最珍貴的禮讚,可能是有史以來寫得最美好的一部。只有優秀且富創意的藝術家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本書將成為所有佛洛伊德傳記文學中最迷人的作品。」――歐內斯特.瓊斯(Ernest Jones,佛洛伊德官方傳記作者) 本書特色 ★被譽為所有佛洛伊德傳記文學中最迷人的作品,詩人筆鋒帶有深情,文字洗煉而富詩意 ★側寫晚年的佛洛伊德,尤其讓人看到佛洛伊德: (1)對神祕學與神話領域深厚的功力,是個帶有靈性色彩的佛洛伊德; (2)看到佛洛伊德的柔軟面──不同於過往父性的形象,彷彿在作者眼裡,佛洛伊德若似母親形象,是為本書亮點。 ★著名女詩人以文學之筆將自身接受治療的經歷記錄成書,至今仍是精神分析創始人佛洛伊德的分析治療實踐的重要證詞。 ★劇作家、精神分析師Antonio Quinet將本書改編為舞台劇「詩人與教授」(Hilda and Freud)。 真誠推薦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高榮禧|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張小虹|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 劉毓秀|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兼任教授 蔡榮裕|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按姓氏筆劃排列)
【推薦序一】Freudgasse!我也走過……╱劉毓秀 【推薦序二】意識流的文學技藝與自由聯想的臨床想像/蔡榮裕 【導讀】H. D. 與佛洛德伊的對話——讀《禮讚佛洛伊德》/朱慶園 【代譯序】佛洛伊德喜歡什麼花? 譯者前言 牆上的書寫 降臨 【附錄】佛洛伊德寄給 H. D. 的信 【中文版附錄】〈大師〉╱王浩威譯
作者簡介 希爾達.杜利特(Hilda Doolittle,筆名H. D.,1886-1961) 美國詩人、小說家,其詩風格獨特,吸收了意象派的美學,卻不侷限於意象派一系,後期詩歌的題材和風格朝向多元發展,亦有女性主義特色。 杜利特1886年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伯利恆市,1911年遷往歐洲,並在此度過餘生。杜利特以其才華成為意象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深受著名詩人龐德(Ezra Pound)肯定,並在龐德建議下開始在發表的詩作下面署名「H. D.」,時人譽為「一個創造出微形寶玉的完美意象派」。然而她的大多數作品才氣縱橫,不甘受限於意象派的定義,其創造和啟發之處都表現在後期的詩和散文中。曾擔任《自我主義》雜誌編輯,在《英國評論》和《大西洋評論》上發表詩作。一戰期間她的哥哥去世,並與丈夫理查.亞丁頓(Richard Aldington)離異,這些事影響她後來的創作至鉅。1930年代她成為佛洛伊德的朋友,並接受佛洛伊德的分析。 她對古希臘文學感興趣,經常援引希臘神話和古典詩歌的題材,將歷史傳說與現代形式相結合。代表作有《海的花園》、《紅薔赤銅》、《三部曲》、《海倫在埃及》等。1960年獲美國文學藝術院詩歌功勛獎章,是首位獲此榮譽的女性。評論家稱其詩作將「暖雪與冷岩融於一身」。以 H. D. 署名的詩作已是許多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詩人的典範,是20世紀歐美文壇極有影響力的人文資產。 譯者簡介 陳蒼多 臺灣人,1942年生,國內知名翻譯工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曾任大同工學院講師、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出版創作八種,翻譯作品兩百多種。曾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佳作獎、台灣大哥大簡訊文學首獎。現專於寫作與翻譯。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