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心理學的《一千零一夜》,跨越3000年的人類心靈探索史!
為什麽說心理測試是工業革命的產物?人與機器的本質差別在哪里?古人如何通過追求理性幸福來應對不確定的時代?
追隨歷史上智慧的頭腦,一步步揭開心靈的奧秘和真相。
◆ 內容簡介 ◆
心靈的本質是什麽?人類是如何認識世界和自我的?何為幸福生活?理性與情感、意識與行為的關系是什麽?不同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麽?
從遙遠的古希臘時代到當下的人工智能時代,人類對心靈世界的探索從未停息。作為“對心靈的理性研究”,心理學不僅繼承了哲學對心靈未知領域的好奇和對人性的追問,更在與生理學、進化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融合之中,走上現代科學發展之道。
黎黑以精準流暢的筆觸和深邃的洞察,將人類幾千年來的心靈探索之旅娓娓道來,巧妙連綴起千年之前的思想與當下心理學的重要議題。同時,本書還將心理學思想的發展融入科學革命、啟蒙運動、進化論發現、認知科學興起等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歷史背景中,探究這門學科是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與文化和社會相互塑造並相互影響的。
這部包羅萬象、百科全書式的人類心靈探索史,將帶領我們盡覽3000年歷史長河中閃耀的思想,追隨人類偉大的頭腦,一步步揭開心靈的奧秘和真相。
◆ 編輯推薦 ◆
1、 一部心理學的《一千零一夜》,重新激發想象力的人類心靈探索史:
從民主城邦崛起、啟蒙運動、工業革命,到人工智能發展,不只是講述心理學和心理學家學術發現的故事,也是歷史上偉大的思想者如何應對所處時代變革的故事;不只是回顧一門學科的故事,也講述人類不斷自我探索、不斷從困惑中獲得真知的故事。
2、在跨越千年的心靈探索之旅中反思當下熱點和挑戰:
古希臘人如何通過追求理性幸福來應對不確定性的時代?個體概念是如何在中世紀興起的?人與機器的本質差別在哪里?
從古希臘青銅時代到當下人工智能時代,作者娓娓道來心理學“漫長的過去”和“短暫的歷史”,巧妙連綴起千年之前的思想與當下心理學重要的議題。
3、 前沿新視角講述心理學的故事:
民主城邦的興起如何影響了哲學和心理學的開端?為什麽說工業革命是心理測試產生的基礎?心理學實驗法是如何從天文學研究中演變過來的?
● 改變以”偉人思想”為中心的傳統敘事,引入新科學史觀,將心理學思想的發展融入當時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歷史背景中分析理解。
● 心理學如何與科學革命、啟蒙運動、進化論發現、認知科學興起等不同時代的重大變革相互塑造與影響。
4 、眾多心理學專家學者聯袂推薦的經典心理學史著作:
● 武漢大學鐘年教授作序推薦,心理咨詢師張沛超審譯導讀;
● 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南京師範大學郭永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曾祥龍副教授、心理咨詢師陳海賢聯袂推薦;
● 美國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大學師生的重要參考書,出版至今已更新至第8版。
5 、融會貫通心理學各學科的知識,提升科學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連接起散落的人物、知識點,幫助心理學學習者超越零散的知識點和單一的知識領域,從更高層次視角思考心理學如何走到今天,有哪些局限,又有哪些可能的突破方向。適合《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津巴多普通心理學》等書的讀者進階閱讀,也適合心理學考研備考參考。
6 、多種方式輔助閱讀,讓繁多瑣碎的知識點更易理解和記憶:
● 每部分開篇列出核心思考題,帶著問題去讀書;
● 提供重要歷史時期介紹,在時代背景下理解心理學科和理論的發展;
● 每章中的知識加油站欄目,拓展詳細背景信息和人物小傳;
● 隨書附贈“人類心理3000年大事記”時間軸彩色掛圖一張,可手持閱讀,也可懸掛,隨時查閱重要人物事件。
◆ 專家推薦 ◆
鑒古可知今,學史可明智。《人類心理3000年:從荷馬史詩到人工智能》從新的科學史觀的角度,闡釋了外部世界如何塑造心理學發展,以及20世紀末的心理學如何影響社會。這本書既適合作為心理學史教材,也適合普通讀者了解人類不斷探索內心和精神世界的歷程,值得我們用心去讀,並在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守正創新。
——傅小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原秘書長)
心理學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在當下這個越來越迫切地呼喚知識創新的時代,從學科發展的歷史中尋找靈感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學科史是一門學科的思想之源,而創新歸根結底是思想的創新。雖然方法的創新也很重要,但它畢竟是服務於思想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心理學史編撰中的厚古說與厚今說之爭也就不難解決了:思想的源流必須追溯到古代,而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並成為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則是現代化的產物。把握思想史從前現代到現代,再到後現代的發展脈絡是學習心理學史的精髓,其核心是現代性的形成與發展,即從心理學史的知識學習中獲得豐厚的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的滋養,進而受益終生。黎黑的經典著作,特別是這一最新版本,為我們達成這一目標提供了一份極佳的文本。
——郭永玉(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我在第一節心理學史課上就會向學生強調:學習心理學史,不是為了瞻仰牛人,而是為了培養牛人;不是為了理解過去,更是為了開創未來。黎黑教授的著作,對心理學的既往史實有著清晰、詳實的闡述,對心理學的學科規律有著精辟、深刻的洞見,而且緊跟時代發展,探討了人工智能、可重覆性危機等當今心理學關注的問題,乃至心理學的未來發展。本書既提供了專業的知識,也講述了生動的故事;既有宏觀的梳理,也有具體的例子;它很厚實,也很有趣。相信無論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心理學的愛好者,都能從本書中受益。
——曾祥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副教授、理想心理學主要奠基人)
我讀過很多心理學史著作,黎黑的心理學史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它是有眼光的心理學史,從科學哲學開始,把心理學的發展歷史放到科技進化,尤其是庫恩的範式進化的視角下來審視。它是有“人”的心理學史,運用類似《史記》的寫法,把心理學家的重要理論及其個人的自我發展結合在一起,讀來如推動歷史發展的英雄傳記。它是最有現代感的心理學史,把心理學史一直修到了當代,講述了現代心理學的種種發展趨勢,並延伸到未來。
——陳海賢(心理學博士、心理咨詢師,著有《了不起的我》《愛,需要學習》等暢銷書)
這是一部既回顧了心理學燦爛的前奏,又描繪了心理學蓬勃的發展,還銜接了心理學與未來的著作。它將心理學的畫卷完整又立體地呈現了出來。
——周黨偉(榮格學者)
◆ 作者簡介 ◆
托馬斯·哈代·黎黑
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史家。1974年獲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於弗吉尼亞聯邦大學任助理教授,2009年退休,現為該校榮休教授。
黎黑是美國心理學會會員,曾任美國心理學會理論和哲學心理學分會及心理學史分會主席。代表著作有《學習與認知》(合著)、《心理學隱蔽的兩面性》(合著)、《現代心理學史》《心理學史》。他還發表過眾多涉及科學、歷史和哲學領域的學術論文和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