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為什麼人們在各種網路空間的行為如此不同? ◎人們在其參與的每一個網路空間尋求什麼? ◎為什麼真實性對消費者越來越重要? ◎不同的社交網路如何對應不同的思維模式? 這是一本運用進化生物學、人類學、神經解剖學和心理學,以及作者十多年的實踐經驗,來解釋為什麼人們在各種網路空間的行為如此不同,以及他們到底在尋求什麼的優秀著作。 本書以佛洛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類心理模型為框架,展示了互聯網是人類集體心理的數位化反映。在此基礎上,本書繼續探討了品牌方、廣告商以及其他有興趣瞭解社交媒體的人創造更優質內容、獲得更高熱度的方式。
第一部分模因 第一章什麼是模因?003 第二章模因和模因機器?020 第三章進化的模因機制?031 第二部分社交媒體與其不滿 第四章使用我們的模因?057 第五章現實身份的網路表徵?074 第六章文化理想的指導作用?091 第七章真實自我網路未實現的力量?116 第三部分社交媒體的左右腦 第八章左腦與右腦網路?151 第九章模因流?185 第十章建立和完善社交媒體戰略的五個經驗?199 第十一章高效地展開一流的社交媒體活動?228 第十二章被忽視的右腦?260 致謝273
喬·費德勒(Joe Federer)紅迪網的前品牌戰略負責人,曾幫助推動紅迪網在上市第一年獲得了超過往年10倍的收入增長。加入紅迪網之前,他曾在很好公關和廣告公司工作,他的廣告方案在臉書的廣告客戶研究中排名前95名,並主導了一些重要品牌的廣告發佈。他曾為穀歌、亞馬遜、麥當勞、可口可樂、豐田、奧迪等公司開發了許多成功的內容策劃,並致力於尋找品牌價值和社交媒體用戶感興趣的事物之間的交叉點。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