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15世紀初,中國的巨艦曾航行在東南亞和印度洋,其航程遠達霍爾木茲、亞丁灣和東非海岸。當鄭和於1405年首次發起遠航時,葡萄牙尚未開始探索通往亞洲的新航路,西歐也並未涉足印度洋。在15世紀之前的數個世紀中,東亞與西亞之間的各條航線都掌握在亞洲人手中,本書揭示的便是這段時期被後人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各條航線,以及沿線各文明的發展歷史。 長期以來,貫穿東南亞與印度洋的“海上絲綢之路”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被西方主導的地中海航路和大西洋航路掩蓋。這條航路歷史悠久,對於印度洋與太平洋沿岸各文明的交流和構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從東非到東亞的航海者們都遵循印度洋的季風節律,穿越極其遙遠的距離彼此交流,互通有無,在經濟、政治及文化等層面促使各個文明區域相互聯繫。 相比於大西洋航路,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上絲綢之路”仍舊缺乏相關研究,在很多方面幾乎仍是空白。而且由於記載稀少且混亂,當今人們對於歷史上這條航路沿線的各個國家具體位置等資訊知之甚少。儘管如此,對於這條航路的認識與研究仍舊有著深遠的意義。 本書聚焦於自遠古到葡萄牙殖民時代的印度洋及太平洋各個海域歷史,嚴謹分析了影響古代航路變遷的各種要素、“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文明興衰的原因及彼此之間的聯繫。此外,本書作者也詳細介紹了印度洋與太平洋沿岸的各種古代航海技術以及商路上流通的各種貿易商品,諸多內容層層相扣,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條理分明的具體圖景。
第一章 導 論 1 第一節 地中海模型 3 第二節 亞非海域 7 第三節 模型的局限 13 第四節 本書之目的及特點 16 第二章 海域 23 第一節 東亞海洋:渤海、黃海、東海 25 第二節 南海與蘇祿海 30 第三節 印尼東部的海洋 35 第四節 麻六甲海峽、安達曼海與孟加拉灣 37 第五節 阿拉伯海與東非海岸 43 第六節 波斯灣與紅海 47 第三章 海洋的百衲毯(從遠古到西元元年) 51 第一節 漢代之前的東亞海岸 53 第二節 東南亞:未知世界 61 第三節 南亞:被低估的世界? 65 第四節 西亞海岸與東非:看似熟悉的世界 69 第五節 總論 75 第四章 各區域的融合(西元1—600年) 81 第一節 “東海” 83 第二節 “南海” 89 第三節 東印度洋:初現真容 98 第四節 西印度洋、紅海、波斯灣:歐亞之海 106 第五節 總論 110 第五章 在唐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約西元600—950/1000年) 113 第一節 東亞的海洋:“唐風”與“慕佛” 115 第二節 南海:關於東南亞人、中國人和“波斯人” 124 第三節 東印度洋:印度人和東南亞人之間的貿易和文化傳播 134 第四節 西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在先知的鏡中 141 第五節 總論 151 第六章 在遠東的漩渦中(約西元950/1000—1350年) 155 第一節 東南亞的海洋:宋、元為主導 157 第二節 南海與印尼東部海洋:向東滲透 172 第三節 東印度洋:爭奪巨大利益的競技場? 190 第四節 西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在亞丁與霍爾木茲、古吉拉特與喀拉拉之間 200 第五節 總論 215 第七章 轉型時期(約西元1350—1500年) 219 第一節 蒙古人之後:碎片化(約西元 1350—1400年) 221 第二節 明朝的國家航海活動(15世紀初期) 242 第三節 其他航海者(15世紀早期及以後) 258 第四節 總論 278 第八章 尾聲:1500年之後的海洋世界 283 第一節 基本發展:亞洲人與葡萄牙人 285 第二節 明朝國家航海活動與葡屬印度之比較 315 附錄1:貿易商品 327 附錄2:船隻與造船 339 參考文獻 347 編者的話 365
羅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德國漢學家,目前在慕尼克大學任漢學教授。著有《中國、葡萄牙與南洋:海洋與商路,宗教與貿易》等書。 譯者簡介 史敏嶽,南昌航空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講師,北京大學德語系博士生,研究方向為德語近現代文學,在校主講德國文學史等課程,並在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和譯文數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