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引言:移動的聖城? 第一章 羅馬:七丘之城的建立與傳遞 1. 羅馬早期的山城景觀及其演變 2. 七丘之城:文藝復興時期羅馬的理想形象 3. 又見羅馬?—聖城景觀的轉移 第二章 里斯本:“水上的羅馬” 1. 大航海時期的葡萄牙山城 2. 里斯本的羅馬印跡 3.“理想城市”與中央高地 4. “重建羅馬”與“七丘之城” 5. 成為“水上的羅馬” 6. 結束與開始: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第三章 果阿:步入東方的七丘之城 1. 理想起航:“七城島”與“真十字” 2. 移至亞洲的“理想城市” 3. 山城果阿 4. 殖民時期果阿的“高地景觀” 5. 里斯本還是羅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第四章 澳門:半島上的“東方聖城” 1. 濠鏡澳—被遺忘的“真十字”之地 2. 開埠前的高地景觀 3. 力量的抗衡:“中央高地”的崛起 4. 傳統的勝利:另一種“山巔之城” 5. 被改變的“海島理想”:媽港聖名之城 第五章 移動的聖城 1. 從山地、平原到海濱:羅馬山城的“轉移” 2. 轉折:“水上聖城”的出現 3. 從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島嶼山城的崛起 4. 從里斯本、果阿到澳門:聖城景觀的“改寫”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結束與開始
劉爽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美術學博士,主要從事“東西方藝術交流(15—18世紀)”“跨文化美術史”的研究工作。2016年曾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a di Bologna)深造,並於2019—2020年作為中央美術學院、博洛尼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再赴義大利進行深入研究。近年研究主要集中於歐亞大陸間的海上藝術交流。發表《圓形圖像與世界視野——博洛尼亞聖雅各伯聖殿洛倫佐·科斯塔壁畫新解》《“七丘之城”:從里斯本、果阿到澳門——跨文化視野下15—18世紀羅馬“聖城”景觀在歐亞大陸的複製與改寫》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