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緒論 一、狄爾泰其人其學 二、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四、研究方法與基本寫作思路 第一章 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思想的理論溯源 第一節 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思想資源 一、德國古典哲學 二、德國浪漫主義 三、英法經驗哲學 四、德國歷史學派 五、生物進化論 六、實驗心理學派 第二節 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一、“歷史理性批判”總工程 二、精神科學體系中的倫理學 三、心理學基礎與描述性心理學方法 第二章 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歷史出發點——以《施賴爾馬赫倫理學原則批判》為核心 第一節 構造性倫理學的提出:對康得倫理學的初步批判 一、對“構造性倫理學”和“限制性倫理學”的界定 二、對康得道德三命題的批判 三、對赫爾巴特及其學派倫理學的批判 四、構造性倫理學的存在依據 第二節 “構造性倫理學的實施”:施賴爾馬赫哲學 倫理學體系 一、施賴爾馬赫倫理學與其整體哲學之關係 二、由理性活動的三重形式到施賴爾馬赫倫理學原則 三、“兩組相互交叉的對立”與倫理的認識論問題 四、對施賴爾馬赫哲學倫理學的質疑 第三章 早期狄爾泰的構造性倫理學構想——以《試析道德意識》為核心 第一節 “道德意識的哲學深化”:基於倫理實踐的需求 一、道德意識分析的必要性 二、道德意識分析的方法 三、道德判斷——道德意識分析的出發點 四、實踐理性與道德情感——道德判斷的兩種對立 形式及其揚棄 五、普遍性、普遍有效性與約束性 六、先天綜合-實踐判斷——“我們意志的實踐 行為方式” 第二節 倫理實踐的動機:道德意識內容中對 “應在”的指向 一、對傳統道德動機分析方法的批判 二、道德動機中的“一點綜合之物”——綜合要素 三、“道德取向”與服務於“類目的”的人類道德組織 第四章 狄爾泰的構造性倫理學體系——以《倫理學體系》為核心 第一節 人類學-心理學視角下道德規範的可能性 一、倫理學的實踐指向性轉變 二、倫理學的方法論改造 第二節 人類倫理實踐的規範性之源 一、回到原初的生命倫理事實 二、“團結”與“對他人的情感”:生命主體倫理 經驗的拓展 第三節 “倫理進化”:朝向“持久的滿意”的人類 倫理實踐 一、由“倫理稟賦”到“社會倫理力量” 二、道德意識在社會團體中的發展與社會倫理 系統的“進化” 三、“持久的滿意”: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發展趨向 第五章 對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整體評價 第一節 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 一、 凸顯心理學研究的基礎性地位 二、 彰顯歷史性生命框架的重要價值 三、 拓展生命主體的倫理經驗及自我理解 第二節 狄爾泰構造性倫理學的限度與反思 一、“倫理相對主義”和“倫理自然主義”的詬病 二、狄爾泰整體哲學思想的內在張力
張麗娜 女,博士,副教授,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德語系專任教師。本科、碩士和博士階段分別就讀於北京大學德語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以及黑龍江大學外國哲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德跨文化研究,西方哲學史與實踐哲學研究。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