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88869084 |
定价 |
NT760 |
售价 |
RM118.80 |
优惠价 |
RM105.73 *
|
作者 |
孔飛力
|
译者 |
陳兼,劉昶 |
出版社 |
香港中和出版
|
出版日期 |
2024-01-2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52 页. 23.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中國的千年帝制時代,乾隆皇帝繼承並鞏固起來的大清帝國達到了權力與威望的頂端。然而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幾個月裡,整個大清的政治與社會生活卻被一股名為「叫魂」的妖術攪得天昏地暗。百姓惶恐,官員奔命,連乾隆也寢食難安。作者細緻入微的描寫生動地再現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除妖運動。
本書用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切片,來看整個中國社會跟政治運作的機理。它引入了西方漢學界不同的研究方法,幫助我們重新看待中國歷史,拓展對於中國史的研究切面和方向。
推廣重點
● 漢學經典
獲“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
● 盛世妖術
一場叫魂恐懼為何會讓盛世陷入歇斯底里
● 孔飛力力作
師從費正清,與魏斐德、史景遷並稱為美國的“漢學三傑”
|
|
|
|
|
|
|
|
|
|
|
|
|
|
|
目錄
中譯本序言 iii
第一章.中國竊賊傳奇
德清縣的石匠們 4
蕭山事件 10
蘇州的乞丐們 22
胥口鎮奇事 26
官僚機制對妖術的處理 27
第二章.盛世
弘曆治下的鍍金時代 34
一個令人鼓舞的故事 35
長江下游社會 37
勞動力的解放 39
民眾意識中的盛世 41
人口、物價與金錢 42
不平衡發展 45
向外部與下層的人口流動 47
妖術、敵意與焦慮 56
第三章.或現或隱的威脅
關於謀反罪的看法 64
對於征服年代的回顧 65
弘曆面對謀叛 72
由漢化帶來的腐化 80
八旗精英 81
文化的傳播 83
江南問題 85
第四章.罪的界定
源於南方的罪惡 90
發生在山東的案例 94
蔡廷章初識魂魄之力 95
靳貫子路遇算命先生 96
韓沛顯拜請術士為師 97
李紹舜淪為妖人之奴 98
《大清律例》中有關妖術的條款 101
「十惡」條款下的妖術 102
禮律條款下的妖術 103
刑律條款下的妖術 105
國家與超自然力量 108
對「叫魂」應如何處置? 110
第五章.妖術大恐慌的由來
軀體與靈魂 118
靈魂與軀體的可分離性 118
自願與非自願的靈魂喪失 120
頭髮與邪術 126
妖術預防法 128
對於僧道的懷疑 132
官方對於僧道的處置 133
僧道、乞丐與普通百姓 138
乞丐的社會恐怖活動 143
第六章.各省的清剿
弘曆的行省官僚 150
肱股心腹 151
信息系統 153
江南的隱情 155
一些尷尬的發現 155
現場的眼線 160
浙江的撇清 162
來自山東的進一步線索 164
張四儒的厄運 165
接踵而來的危機 167
一個防範妖術的案件 167
河南的執法 171
陰謀的升級 175
救世的追求 176
第七章.妖首的蹤跡
妖術西行 180
運河上的妖術 181
對嫌犯的圍捕 184
兩心相悅的姦情 187
一個冥頑不化的嫌犯 190
第八章.終結
民間的誣告 194
家內的謀反 194
一個頑固的債主 195
被告席上的叫魂犯 196
張四儒的坦白 196
剪辮首犯的故事 199
一個愚蠢的錯誤 200
旅途橫禍 202
說服弘曆 204
與官僚機器算總賬 210
終結 213
第九章.政治罪與官僚君主制
官僚君主制中的常規權力和專制權力 220
君主對官僚的控制 224
效率的監督和指導 225
三年考績 227
常規控制的制度障礙 230
弘曆對常規控制的失望 230
庇護對抗紀律 232
揣摩上司的意圖 233
彈劾的障礙 234
特殊的考評制度 236
來自現場的機要報告 236
弘曆對新常規的拒絕 237
宮中陛見制度 238
上層制度:「政治任命」 241
禮儀行為 243
叫魂危機中帝王控制的運作 246
嚴飭屬下 246
重申官場規範 247
強化個人關係 248
官僚的抵制 249
忙而不動:吳紹詩在江西 250
轉移視線:對蘇州教派的迫害 251
統一步調:覺性案件 253
常規化:轉移到安全軌道 254
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官僚君主制 255
第十章.主題和變奏
君主:真實和幻影 260
知識階層和大眾對妖術的看法 263
普通民眾:權力的幻覺 266
官僚制度:謹慎的喝彩 269
參考文獻書目 273
致謝 287
索引 289
譯者後記 313
《叫魂》譯後—翻譯札記及若干隨想 316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孔飛力(Philip A. Kuhn, 1933-2016)
193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1959—1964年入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學習中國近代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當費正清1977年從哈佛大學榮休後,孔飛力由已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學轉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學歷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講座教授。他曾擔任過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委員會主席,曾獲得包括古根漢姆學術研究獎在內的多種學術榮譽,美國藝術人文科學院院士。與魏斐德、史景遷並稱為美國的「漢學三傑」。
《叫魂》(1990)是他的代表作,獲「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此外他所著《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970)、《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2002)和《他者世界中的華人》(2009)等,均有重要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陳兼
上海紐約大學暨紐約大學全球體系傑出歷史學教授 康奈爾大學胡適榮譽講座教授
劉昶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