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我的長江情懷 1 第一章 地老天荒 ———長江地質歷史與人類對長江源頭的探索 5 長江的地質歷史演變過程 5 探索長江的過程 6 第二章 文明之源 ———長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10 生靈之根 :世界古人類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10 星斗江水 :長江流域新石器文明回顧 13 青銅文化 :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與古史 15 第三章千古興衰 ———長江上中下遊歷史地位的河東河西 28 漢唐馬鞍形發展狀態的長江 28 宋代南北易位下的長江 38 元明以來東西易位下的長江 第四章鐘靈毓秀與人傑地靈———長江流域的人才與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的聲名 漢唐馬鞍形地位的長江文化 宋代長江全流域文化的輝煌 明清長江下游文化的獨領風騷 近代各具特色的上中下游文化 第五章燈紅酒綠———長江流域的城市風情 成都 重慶 武漢 南京 揚州 上海 杭州 第六章食色長江———長江流域的飲食文化與美女文化 美食長江 美色長江 第七章風土長江———長江流域的民俗文化 信仰與宗教 141 節氣文化傳播 149 民性與風土 151 文藝與歌舞 160 民族與文化 162 第八章艫舸東西———長江流域的水上交通文化 167 舟楫製造歷史 167 篙師、過灘與拉纖 175 川江號子 179 救生紅船 181 舊碼頭風情 184 第九章千古勝跡———長江流域的新版《水經注》 186 金沙江 186 岷江 196 大渡河 210 川江(宜賓—瀘州段)214 沱江 219 川江(瀘州—重慶段) 嘉陵江(源頭—合川段)231 渠江 241 涪江 245 嘉陵江(合川—重慶段)250 川江(重慶—涪陵段)254 烏江 258 川江(涪陵—宜昌段)261 荊江(枝江—城陵磯段)283 湖南四水:湘、資、沅、澧 286 長江(岳陽—武漢段)290 漢水 292 長江(武漢—湖口段)295 江西五江:修水、贛江、撫河、信江、昌江 298 楚江 30 揚子江 304 運河三城 308 第十章水潤華夏———長江文明的定位與思考 314 長江文明的世界定位:自然與人文結合的典範 314 長江文明的中國定位:近千年中國文明的內核 327 參考書目
藍勇,四川瀘州人。現為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西南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歷史地理學博士點學術帶頭人,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評專家組專家、中國史學會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會副會長、《歷史地理研究》副主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委、《中國人文田野》主編。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歷史地理、飲食史、慈善史、西南地方史等方面。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專案等縱橫向專案40多項。出版《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中國歷史地理》《長江三峽歷史地圖集》《中國川菜史》《史學田野考察方法》《話語提煉與中國歷史研究》等20多部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40多篇。成果獲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提名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四川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重慶市政府優秀成果獎一、二等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獎勵。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