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潘元石1936年出生於臺南安定庄,自幼舉家遷居臺南市區,深受府城文化滋養。1953年考入省立臺南師範學校藝術師範科就讀,亦曾前往張常華的畫室學習。他在畢業後擔任臺南啟聰學校美術教師,1969年因其特殊教育方面的成就,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獎。潘元石為特殊教育獻身二十五年,更將教育的心血結晶,彙編成多本著作,如:《跟小朋友談繪畫和版畫》、《聽覺障礙兒童美術教育》等。 潘元石在退休之後應信誼基金會之聘,擔任「學前教育資料館」臺南館館長,又開啟學齡前兒童教育的工作。1980年代的臺南,經濟快速地變遷,古屋拆建、文物毀棄,為此他熱心保存被棄置的文物,在館內成立「安平文物陳列室」,開啟私人文物陳列室先河。之後他出任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並獲選為南美會會長。1987年,受許文龍聘為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籌建奇美博物館。 潘元石任職臺南啟聰學校期間,為了尋找新的教材而將創作領域逐漸轉移到版畫,並結識了臺灣藏書票的開拓者西川滿,進入藏書票的領域。2000年他創辦「臺灣藏書票協會」,兩年後更促成協會加入「國際藏書票聯盟」。2016年潘元石榮獲第5屆「臺南文化獎」,他在晚年以水彩的點染,記錄臺南的古蹟,風格淡雅、散發著清柔的憂思。 潘元石長期關注人文景觀,建築物外觀的描繪,懷有時光荏苒引發的感傷,還有因人產生的再生力量。透過藝術的表現,他促使民眾關懷古蹟消失的背後所涉及的文明存續課題。潘元石作為一位創作者,將藝術理念擴大到教育、美術團體、國際交流、博物館行政等方面,成為臺灣藝壇中極具社會意識的典範人物。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書法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1 府城的昔日藝壇………8 幼年的臺南生活………10 府城的版畫………20 初試啼聲………25 2 特殊美術教育的朝陽………30 特殊教育的曙光………32 美術的啟聰教育………35 善與愛的教育………45 3 戰後的臺南藝壇……52 戰後美術的脈動………54 臺南美術研究會的成立………57 版畫與民藝………63 4 學齡前與博物館社會教育………74 兒童學齡前教育與文物保護………76 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推動………87 私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92 5 土地的美感記憶………100 府城的歷史記憶………102 藏書票藝術的推廣………112 府城容顏彩繪………124 6 藝術教育者的社會關懷與實踐………138 兒童教育與特殊教育………140 民藝的力量………141 私立博物館先河………145 職人精神的傳統與現代版畫………147 附錄 潘元石生平年表………156 參考資料………159
作者簡介 潘襎 大阪大學文學博士(美學藝術學專業) 巴黎第十大學中世紀考古到現代美術史DEA 文憑 巴黎第一大學美術史博士候選人 現任: .亞洲大學專任教授兼亞洲現代美術館館長 .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經歷: 臺南市美術館館長、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兼主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文化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著作: 《新古典與浪漫主義美術》、《新藝術風格大師──慕夏》、《寫景造境水墨》、《茶湯藝術論》、《陳其寬──東西美術交會的水墨畫先知》、《威廉.莫理斯》、《福拉歌那》、《傅狷夫美育思想研究》、《新古典主義最後大師:安格爾》、《燦爛.渾厚.朱德群》、《太極.渾厚.朱銘》、《采風.神韻.李奇茂》、《碧血.戰畫.梁鼎銘》、《清趣.瘦金.莊嚴》、《華鐸:洛可可美術開創者》、《元氣.磅礡.莊喆》、《寂靜.沉思.陳景容》、《曼妙.光影.沈哲哉》、《心旅.手藝.奚淞》、《民藝.躍動.林智信》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