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考證“飛經走氣”法源流,對古籍中青龍擺尾法、白虎搖頭法、蒼龜探穴法、赤鳳迎源法四種方法進行認真梳理,分別介紹頭面部、軀幹部、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及經外奇穴相關腧穴的飛經走氣法操作,介紹了飛經走氣法在常見病治療中的應用。專著內容立足於飛經走氣法的古今醫家觀點,全面系統的整理古今關於飛經走氣法的相關內容。在此基礎上,繼承家學並結合主編多年教學、臨床經驗,為中醫針灸相關專業醫學生、臨床醫生及愛好者提供重要參考。
第一章 飛經走氣法源流/1 第一節 《金針賦》序及原文 /1 第二節 飛經走氣法與通經接氣法 /4 第三節 飛經走氣法古今輯要 /6 第二章 飛經走氣法發揮/9 第一節 “飛經走氣”詞解 /9 第二節 “飛經走氣”之龍虎龜鳳四法 /11 一、 得氣之法:蒼龜探穴、赤鳳迎源 /12 (一) 蒼龜探穴之象,法取搜尋四方 /12 (二) 赤鳳迎源之象,法取搖進圍旋 /13 二、 行氣之法:青龍擺尾、白虎搖頭 /14 (一) 青龍擺尾之象,法取左右撥動 /14 (二) 白虎搖頭之象,法取振鈴進圓 /15 三、 龍虎龜鳳四法針刺操作要點 /16 第三節 “飛經走氣”之分經得氣法的分類形式 /18 一、 本經得氣法 /21 二、 異經得氣法 /22 (一) 表裡經得氣法 /22 (二) 相鄰經得氣法 /23 三、 多經得氣法 /24 第四節 “飛經走氣”之駕馭針感法 /26 一、 □部酸脹法 /27 二、 針感遺留現象與遺留針感法 /28 (一) 針感遺留現象 / 29 (二) 遺留針感法 / 29 三、 加強遺留針感法 / 30 (一) 強刺激,不留針法 / 30 (二) 間歇行針法 / 31 (三) 陽性出針法 / 32 四、 消除遺留針感法 / 32 (一) 弱刺激,久留針法 / 32 (二) 同穴輕刺久留法 / 33 (三) 陰性出針法 / 34 第三章 飛經走氣法操作常用腧穴/ 35 第一節 手三陰經腧穴 / 35 一、 手太陰肺經 / 35 1. 尺澤(合穴) / 35 2. 孔最(郤穴) / 36 3. 列缺(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任脈) / 36 4. 經渠(經穴) / 36 5. 太淵(輸穴,原穴,八會穴、脈會) / 37 6. 魚際(滎穴) / 37 二、 手少陰心經 / 37 1. 極泉 / 37 2. 青靈 / 38 3. 少海(合穴) / 38 4. 靈道(經穴) / 39 5. 通裡(絡穴) / 39 6. 陰郤(郤穴) / 39 7. 神門(輸穴,原穴) / 39 8. 少府(滎穴) / 40 三、 手厥陰心包經 / 40 1. 曲澤(合穴) / 40 2. 郤門(郤穴) / 41 3. 間使(經穴) / 41 4. 內關(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 / 41 5. 大陵(輸穴,原穴) / 41 第二節 手三陽經腧穴 / 42 一、 手太陽小腸經 / 42 1. 前穀(滎穴) / 42 2. 後溪(輸穴,八脈交會穴、通督脈) / 42 3. 腕骨(原穴) / 43 4. 養老(郤穴) / 43 5. 支正(絡穴) / 43 6. 小海(合穴) / 43 7. 臑俞(交會穴:手足太陽、陽維、陽蹺脈) / 44 8. 肩外俞 / 44 9. 天窗 / 44 10. 天容 / 44 11. 顴髎(交會穴:手少陽、手太陽經脈) / 45 12. 聽宮(交會穴:手足少陽、手太陽經脈) / 45 二、 手少陽三焦經 / 45 1. 液門(滎穴) / 45 2. 中渚(輸穴) / 46 3. 外關(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 46 4. 支溝(經穴) / 46 5. 三陽絡 / 46 6. 四瀆 / 47 7. 天牖 / 47 8. 翳風 / 47 9. 顱息 / 47 10. 耳門 / 48 11. 耳和髎 / 48 三、 手陽明大腸經 / 48 1. 二間(滎穴) / 48 2. 三間(輸穴) / 48 3. 合谷(原穴) / 49 4. 陽溪(經穴) / 49 5. 偏曆(絡穴) / 50 6. 溫溜(郤穴) / 50 7. 手三裡 / 51 8. 曲池(合穴) / 51 9. 肘髎 / 51 10. 手五裡 / 52 11. 天鼎 / 52 12. 扶突 / 52 第三節 足三陰經腧穴 / 53 一、 足太陰脾經 / 53 1. 三陰交(交會穴:足三陰經脈) / 53 2. 漏穀 / 53 3. 地機(郤穴) / 53 4. 陰陵泉(合穴) / 54 5. 沖門(交會穴:足太陰、足厥陰經脈) / 54 二、 足少陰腎經 / 55 1. 太溪(輸穴,原穴) / 55 2. 大鐘(絡穴) / 55 3. 複溜(經穴) / 55 4. 交信(郤穴、陰蹺脈,交會穴:足少陰、陰蹺脈) / 56 5. 築賓(郤穴、陰維脈,交會穴:足少陰、陰維脈) / 56 6. 橫骨(交會穴:足少陰、沖脈) / 56 7. 大赫(交會穴:足少陰、沖脈) / 56 8. 氣穴(交會穴:足少陰、沖脈) / 57 三、 足厥陰肝經 / 57 1. 蠡溝(絡穴) / 57 2. 中都(郤穴) / 57 3. 足五裡 / 57 4. 陰廉 / 58 第四節 足三陽經腧穴 / 58 一、 足太陽膀胱經 / 58 1. 通天 / 58 2. 絡卻 / 59 3. 玉枕 / 59 4. 天柱 / 59 5. 腎俞(背俞穴、腎) / 59 6. 志室 / 60 7. 氣海俞 / 60 8. 大腸俞(背俞穴、大腸) / 60 9. 關元俞 / 61 10. 白環俞 / 61 11. 秩邊 / 61 12. 上髎 / 62 13. 次髎 / 62 14. 中髎 / 62 15. 下髎 / 63 16. 會陽 / 63 17. 承扶 / 63 18. 殷門 / 63 19. 浮郤 / 64 20. 委陽(下合穴、三焦) / 64 21. 委中(合穴,下合穴、膀胱) / 64 22. 合陽 / 65 23. 承筋 / 65 24. 承山 / 65 25. 飛揚(絡穴) / 66 26. 跗陽(郤穴、陽蹺脈,交會穴:足太陽、陽蹺脈) / 66 27. 昆侖(經穴) / 66 28. 金門(郤穴,交會穴:足太陽、陽維脈) / 67 29. 京骨(原穴) / 67 30. 束骨(輸穴) / 67 二、 足少陽膽經 / 68 1. 完骨(交會穴:足少陽、足太陽經脈) / 68 2. 陽白(交會穴:足少陽、陽維脈) / 68 3. 承靈(交會穴:足少陽、陽維脈) / 68 4. 腦空(交會穴:足少陽、陽維脈) / 69 5. 風池(交會穴:足少陽、陽維脈) / 69 6. 五樞(交會穴:足少陽、帶脈) / 69 7. 維道(交會穴:足少陽、帶脈) / 70 8. 環跳(交會穴:足少陽、足太陽經脈) / 70 9. 風市 / 70 10. 陽陵泉(合穴,下合穴、膽,八會穴、筋會) / 71 11. 光明(絡穴) / 71 12. 陽輔(經穴) / 71 13. 懸鐘(八會穴、髓會) / 72 三、 足陽明胃經 / 72 1. 四白 / 72 2. 頭維(交會穴:足少陽、足陽明、陽維脈) / 72 3. 人迎(交會穴:足陽明、足少陽經脈) / 73 4. 天樞(募穴、大腸) / 73 5. 氣沖(交會穴:足陽明、沖脈) / 73 6. 髀關 / 74 7. 足三裡(合穴,下合穴、胃) / 74 8. 上巨虛(下合穴、大腸) / 75 9. 條口 / 75 10. 下巨虛(下合穴、小腸) / 75 11. 豐隆(絡穴) / 76 12. 解溪(經穴) / 76 13. 沖陽(原穴) / 77 14. 陷穀(輸穴) / 77 15. 內庭(滎穴) / 77 第五節 任督二脈 / 77 一、 任脈 / 77 1. 會陰(交會穴:任脈、督脈、沖脈) / 77 2. 曲骨(交會穴:任脈、足厥陰經脈) / 78 3. 中極(募穴、膀胱,交會穴:任脈、足三陰經脈) / 78 4. 關元(募穴、小腸,交會穴:任脈、足三陰、沖脈) / 78 5. 石門(募穴、三焦) / 79 6. 氣海 / 79 7. 陰交(交會穴:任脈、沖脈) / 79 8. 中脘(募穴、胃,八會穴、腑會,交會穴:任脈、手太陽、 手少陽、足陽明) / 80 9. 上脘(交會穴:任脈、手太陽、足陽明經脈) / 80 10. 廉泉(交會穴:任脈、陰維脈) / 80 二、 督脈 / 81 1. 長強(絡穴,交會穴:督脈、足少陰、足少陽經脈) / 81 2. 腰俞 / 81 3. 腰陽關 / 81 4. 命門 / 81 5. 懸樞 / 82 6. 脊中 / 82 7. 中樞 / 82 8. 筋縮 / 83 9. 至陽 / 83 10. 靈台 / 83 11. 神道 / 83 12. 身柱 / 84 13. 陶道(交會穴:督脈、足太陽經脈) / 84 14. 大椎(交會穴:督脈、手足三陽經脈) / 84 15. 啞門(交會穴:督脈、陽維脈) / 85 16. 風府(交會穴:督脈、陽維脈) / 85 17. 腦戶(交會穴:督脈、足太陽經脈) / 86 18. 強間 / 86 19. 後頂 / 86 20. 印堂 / 86 第六節 經外奇穴 / 87 1. 魚腰 / 87 2. 球後 / 87 3. 夾承漿 / 87 4. 翳明 / 87 5. 頸臂 / 88 6. 崇骨 / 88 7. 夾脊 / 88 8. 胃脘下俞 / 89 9. 下極俞 / 89 10. 腰宜 / 89 11. 十七椎 / 90 12. 子宮 / 90 13. 八邪 / 90 14. 外勞宮 / 90 15. 陵下 / 91 16. 膽囊 / 91 17. 闌尾 / 91 18. 八風 / 91 第四章 飛經走氣法臨證應用/ 93 第一節 內科病症 / 93 一、 中風病 / 93 (一) 卒中後弛緩性癱瘓 / 93 (二) 卒中後痙攣性癱瘓 / 96 (三) 卒中後偏側性感覺障礙 / 98 (四) 卒中後手精細動作障礙 / 100 (五) 卒中後構音障礙、吞咽障礙 / 102 (六) 中樞性面癱 / 103 (七) 卒中後尿失禁 / 105 (八) 中風後足內翻與足下垂 / 107 二、 頭痛 / 108 三、 眩暈 / 110 四、 周圍性面癱 / 111 五、 三叉神經痛 / 113 六、 癲狂 / 114 七、 癇證 / 116 八、 癔病 / 117 九、 鬱證 / 119 十、 胸痹 / 120 十一、 心悸 / 121 十二、 失眠 / 122 十三、 健忘 / 124 十四、 血管性癡呆 / 125 十五、 感冒 / 126 十六、 咳嗽 / 127 十七、 喘證 / 128 十八、 胃脘痛 / 130 附:噁心嘔吐 / 131 十九、 呃逆 / 132 二十、 腹痛 / 134 (一) 腸癰 / 135 (二) 單純性腸梗阻 / 136 (三) 慢性胰腺炎 / 137 二十一、 泄瀉 / 138 二十二、 便秘 / 139 二十三、 脅痛 / 140 附:膽石症 / 141 二十四、 消渴病 / 143 二十五、 尿頻 / 144 附:尿崩症 / 145 二十六、 遺尿 / 146 二十七、 癃閉 / 147 第二節 骨傷科病症 / 148 一、 頸椎病 / 148 二、 肩周炎 / 150 三、 肘勞 / 152 四、 膝關節痛 / 152 五、 腰痛 / 153 (一) 坐骨神經痛 / 154 (二) 股神經痛 / 156 (三) 閉孔神經痛 / 156 (四) 股外側皮神經炎 / 157 (五) 臀上皮神經卡壓征 / 158 六、 足跟痛 / 159 七、 類風濕關節炎 / 160 第三節 皮外科病症 / 161 一、 斑禿 / 161 二、 痤瘡 / 163 三、 帶狀皰疹 / 164 四、 濕疹 / 164 第四節 婦科病症 / 166 一、 乳腺增生 / 166 二、 乳癰 / 167 三、 缺乳 / 169 四、 月經不調 / 170 (一) 月經先期 / 170 (二) 月經後期 / 171 (三) 月經先後無定期 / 171 五、 痛經 / 172 六、 盆腔炎 / 173 七、 帶下病 / 174 (一) 帶下過多 / 174 (二) 帶下過少 / 175 八、 不孕症 / 176 九、 更年期綜合征 / 177 第五節 男科病症 / 178 一、 前列腺炎與前列腺增生 / 178 二、 性功能障礙 / 179 第六節 五官科病症 / 180 一、 目赤腫痛 / 180 二、 假性近視 / 182 三、 視歧 / 183 四、 耳鳴耳聾 / 184 五、 鼻竇炎 / 185 六、 牙痛 / 187 七、 口瘡 / 188 八、 咽喉腫痛 / 189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