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學術院「羅森獎」(Léon-de-Rosen)
從鳥類的視角去看待病毒,究竟會看到什麼?
在何種情況下,公衛、環保與軍事防衛可能是利益一致的?
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2003年SARS危機,直到2019年Covid-19,伴隨養殖產業的密集發展,中國一直被認為是(且很可能仍然是)下一波人畜共通傳染病「震央」。面對中國的資訊不透明,處於震央邊沿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如何因為地緣政治的條件,發展出不同的預備技術?當公共衛生危機出現,除了把動物及養殖者當成不得不的犧牲,還能有什麼其他的想像與做法?
作者在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這三個哨站進行為期或長或短的多點民族誌調查,走訪病毒實驗室、醫院、家畜試驗所、養殖場、賞鳥者的社群,觀察這三個華人社會應對禽流感威脅的各種預備工作,包括突發疫情的監測、病毒變異的模擬、病毒資料的儲存與疫苗和藥物的儲備等。
本書特別跟隨三地的微生物學者與賞鳥者,對照社會人類學的研究,指出一個弔詭的現象:當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因當前家養方式的突變而變得極為不穩定,卻反而發展出一些更接近狩獵採集社會的實作。
為什麼說更接近狩獵採集社會的實作呢?監測大流行病的哨兵與獵人其實有類似之處。獵人在抓到獵物之前,為了不被獵物發現或者誤導,必須透過獵物的視角觀察。而哨兵的技術出現在各個層次,環境哨站、哨兵雞、哨細胞在不同的尺度上,偵測各種曖昧的有毒訊息。當這些哨兵偵測到大流行病爆發的跡象,如何不漏接訊號,又不至於反應過度?
除了預備技術,作者還提出模擬與儲備。
在模擬技術方面,作者提到,禽流感的模擬演練除了可用以保護族群的安全,也可以納入動物或病毒的觀點,與狩獵社會的薩滿儀式相比較。薩滿透過模仿動物的動作,想像獵人與動物的不確定遭遇,病毒學者與鳥類觀察者則藉由病毒和鳥類的視角,搬演(從而避免)人類自己可能有的致命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與物種的滅絕。
在儲備技術方面,作者認為,人畜共通病毒不只是必須盡力對抗的敵人,還是一種信號,揭示在人類漫長的蓄(畜)積歷史中,與其他動物原本便內含張力的贈禮關係出現了危險的失衡。當病毒信號被轉化為可以儲存、甚至積累的病毒銀行、疫苗或抗病毒藥,它們就變成可以生產價值的抗疫利器,暫時穩定(但並非解決)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不平等關係。而疫苗的儲備與歷史時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台灣,發展疫苗既是冷戰時期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預備中國潛在的生化入侵,但同時也是一種外交策略,目的在於和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交易。
本書透過人類學對牧養社會與狩獵社會的討論,開展一連串的視野轉換,以批判的眼光分辨大流行病預警工作裡經常混雜不同的語言,如為了維護多數、優勢者或者人類的安全而犧牲少數、弱勢者以及動物的維安話語。
面對將會一再侵襲人類社會的病毒,我們需要借助其他生命形式的察覺能力,以及人類社會與動物一同生活的多樣經驗,發揮其他想像和實作的可能,警覺可能發生的改變。
好評推薦
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李柏翰(台大公衛學院)
張君玫(東吳社會系)
彭保羅(中研院社會所)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系)
法國人類學家Philippe Descola
《末日松茸》Anna Tsing
人畜共通傳染病並不是新鮮事,問題在於新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越來越頻繁。這是人類傷害大自然所帶來的苦果。1940年至2004年間,335種新興傳染病當中,202種是人畜共通傳染病,145種的病原體來自野生動物。也就是說,病原體越來越接近我們,它們的傳播也越廣、越快。我們只能監測野生動物染病的狀況,來評估傳染病流行的風險。以南來北往的候鳥來說,這些候鳥就像是「禽流感的哨兵」,我們只能從牠們,檢測看不見的病原體,做為大流行的警訊。弄成這樣,是因為我們傷害野生動物;能保護我們的,卻又還是野生動物。--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禽流感的哨兵》是一本讀起來很燒腦但引人入勝的書。作者反覆比較不同觀點下「人類—動物—微生物(甚至非生命體)」間的跨物種關係(interspecies relationship),梳理社會科學領域中這些觀點的系譜考察。凱克更進一步討論當下最熱門的「同一世界、同一健康」(One World, One Health)口號之限制,無論是否完全認同他使用拼裝體理論來詮釋「本身也是拼裝體」的全球衛生,這本書肯定是當前與未來思考並回應全球衛生危機的重要文本。--李柏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
凱克帶來了一種敏銳的民族誌洞察力,直接承繼自法國人類學大師李維史陀。作者提供了一只珍貴的概念工具箱,讓我們可以分析這些生態、畜牧養殖與公共衛生之間的互動。他的作品尤其要我們對養殖業者與「病毒獵人」(病毒學家)受到的污名化敬謝不敏,以更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我們與有生萬物之間的關聯。另外,如中文譯本的副標題所示,本書的背景設定在中國的邊界地帶:香港、台灣和新加坡。作者已經察覺到疫病流行危機之中的各種地緣政治意涵,特別是關於香港的民主運動,以及台灣抵抗北京的壓力,而他的這些直覺在Covid-19的事件中得到了證實。--彭保羅,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亞洲社會回應禽流感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嗎?凱克透過多點田野、專家訪談及與各種文獻建構出三套應對方式。這與地緣政治有什麼關聯?從鳥類的視角去看待病毒,究竟會看到什麼?在何種情況下,公衛、環保與軍事防衛可能是利益一致的?總之,這是一本有趣的跨物種人類學專書。--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系
作者巧妙結合了科學與建制人類學的視野、對現代生物權力作為的描述,以及對人類和非人類岌岌可危的關係所做的細緻分析。本書展現出萬物共享的價值如何衍生自彼此之間相互的脆弱性,對重新制定不同生命形式共存的政治規則具有重要的貢獻。——菲利普.德斯寇拉,人類學家,法蘭西公學院
一本美妙的書,充滿洞察的火花,令人讀來興味盎然。弗雷德里克.凱克把微生物學家比做獵人,嘗試將各種存有論和特定的科學實作配成對,豐富的比較使得這樣的實驗頗為成功。我覺得這本書很能幫助思考。——安清,人類學家,《末日松茸》作者
這本發人深省的書來的正是時候。本書啟發我們重新審視人類物種和動物的關係,以及處理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技術。— Justin Lau, LSE Review of Books
本書傳達的訊息既及時又能流傳久遠。鳥類與微生物就像預兆,見證了更高層次的真理。我們最好是留心這些預兆。— Priscilla Wald, Public Books
本書是大流行病期間的及時良伴,尤其當大流行病來得猝不及防……推薦各領域研究生和專業人士閱讀。— T. P. Gariepy, Choice
本書對華人世界提供了一個全球的視角。也許本書較少涉及區域研究者關注的議題,但卻對當代醫療人類學,尤其是關於生物、生命科學、環境史有興趣者,卻是非常適合……本書理論精深,又具民族誌的抱負,提出的問題令人深思。它積極展示人類對其他物種的依賴,從而去除人類中心主義。— John P. DiMoia, Asian Ethnology
本書是一部關於東亞禽流感預防的精彩而及時之作。作者採取獨特的取徑探討全球衛生,具有豐富的理論見解與新穎的方法。 — Stephen Molldrem,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
弗雷德里克.凱克的研究很具啟發性,在新冠疫情的劇痛之中,本書再及時不過。……本書迫使我們反省創造出當前危機的不均衡。 — Thomas Abraham,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本書是一部極具創造力的非正統著作,謹慎而忠實地將跨學科的概念融入文本,提供讀者豐富的訊息。……這是一本發人深省的讀物,當前為了處理人類、動物和新興病原體之間的糾葛,開展出各種大異其趣又充滿緊張的管理計畫,本書為此理出了頭緒並提供我們思考的方向。 — Martha Lincoln, China Perspectives
本書帶我們旅行到台灣、新加坡與香港。本書最具原創性的地方在於,作者深知自己在進行調查時,必須用類似於人們應對大流行病情境的做法:採取一種追蹤、監測的技藝,對誘餌保持警覺,把握有機會的線索,埋伏伺機。這是一種狩獵採集者的技藝⋯⋯尤其是一種想像的技藝。 — Vinciane Despret,科學哲學家,列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