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303240739 |
定价 |
RMB78.00 |
售价 |
RM85.80 |
优惠价 |
RM64.35 * (-25%)
|
作者 |
仇鹿鳴
|
出版社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8-1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81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2.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中晚唐政治史研究在過去十多年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成為中古史研究中最令人矚目的焦點之一。這其中,包括大量中晚唐墓誌在內的新出石刻資料的刊佈與整理,無疑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外因。而新世紀以降,中古學界對“唐宋變革”這一命題的重新關注,以及學界自身逐漸意識到的亟待改變的重前輕後的唐史研究時段的不平衡,也很大程度地激發了學者對中晚唐的重新認識和深入考察。
本書以其別開生面的研究方法和高屋建瓴的研究格局,直接推動了學界對這一領域的重視,學術價值極高。布羅代爾認為,“在談到各個帝國和它們的興衰的時侯,也許應該注意到促使這些國家誕生的命運,也就是說,不要混淆時期,不要過早去察覺那些與日俱增後來變得強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勢,也不要過早去預示那些隨著歲月流逝後來不再強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之處便在於這是長達兩個半世紀緩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帶誇張地說將這一過程描述為“衰落”是後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
本書的討論雖仍集矢于唐廷與藩鎮這一舊議題,但觀察的角度力求與前人有所不同,嘗試從政治的動態演變與藩鎮內部的變遷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運作中的慣例與默契。作者熟練運用新出石刻資料,並與傳世文獻融會貫通,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勾勒與以往稍具不同的歷史演進線索,推陳出新,別開生面。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序
第一章 五星會聚與安祿山起兵的政治宣傳
一、小引
二、四星聚尾與玄宗朝的德運之爭
三、金土相代:安祿山起兵的政治宣傳
四、嚴複的死亡與哀榮
第二章 一位“貳臣”的生命史:王伷在安史之亂中的沉浮
一、趙驊:《忠義傳》中的“貳臣”
二、四易其主:安史亂中的王伷
三、唐廷處置“貳臣”政策的形成與轉變
四、張巡、許遠之外:唐人眼中的陷偽臣僚
五、 “忠”的觀念強化與擴展:社會與思想層面的互動
第三章 墓誌書寫與葬事安排:安史亂中的政治與社會一瞥
一、偽號行用與正朔認同關係辨考
二、國號與年號:安史政權內部的正統之爭
三、動亂中的葬禮
四、餘論
第四章 權力與觀眾:德政碑所見唐代的中央與地方
一、作為政治景觀的紀念碑
二、德政與秩序
三、控馭之道:德政碑的政治學
四、尾聲
第五章 政治的表達與實踐:田氏魏博的個案研究
一、長安與魏州:政治景觀的建造
二、紀念碑中的政治:田氏魏博時代刻石表微
三、魏博田氏的雙重鏡像
四、政治默契的形成
第六章 劉廣之亂與晚唐昭義軍
一、李裔家世與高湜出鎮昭義的背景
二、咸通、乾符之際昭義節度使人選訂誤
三、隱沒的三十年:劉廣之亂與會昌伐叛的善後
四、唐代藩鎮變亂模式的演化
第七章 唐末魏博的政治與社會——以羅讓碑為中心
一、羅讓碑的發現與調查
二、唐末變局中的魏博鎮
三、魏博政治中的羅氏家族
四、作者與讀者:羅讓碑中的政治書寫
五、記憶與詮釋:羅弘信的符讖製作
第八章 深描與重繪:中晚唐歷史演進線索的再思考
一、“胡化說”的射程
二、長安與河北之間
三、藩鎮研究史的反思
四、重繪中晚唐歷史線索的嘗試
參考文獻
本書各章初出刊物及修改情況
後記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