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 前言 第1章方言語法化研究的現狀:以粵方言為例1 1.1研究語料1 1.2研究物件3 1.3與語法化相結合的理論方法7 1.4粵方言語法化研究的三個階段及展望10 第2章接觸引發的語法化與語義地圖相結合:粵西方言的一組區域性語法特徵12 2.1接觸引發的語法化與語義地圖模型12 2.2兩者相結合的框架:研究的新動向14 2.3粵西方言的一組區域性語法特徵17 2.4接觸引發的語法化與語義地圖模型相結合28 第3章多功能性研究(一):廉江方言的“頭先”和“正”30 3.1引言30 3.2廉江方言“頭先”的多功能性31 3.3廉江方言“正”的多功能性34 3.4“頭先”“正”的句法語義差異及語法化過程37 3.5廉江方言“頭先”“正”多功能性的來源問題40 3.6小結50 第4章多功能性研究(二):資中方言的“過”51 4.1引言51 4.2作趨向動詞的“過”52 4.3作體助詞的“過”52 4.4作介詞的“過”56 4.5早期語料中“過”的用法58 4.6資中方言“過”的語法化途徑60 4.7小結62 第5章多功能性研究(三):資中方言的“來”63 5.1作趨向動詞和補語的“來”63 5.2“來”的助詞用法65 5.3資中方言“來”的語法化途徑74 5.4小結76 第6章多功能性研究(四):貴港粵方言的“開”78 6.1引言78 6.2貴港粵方言“開”的動詞用法79 6.3從動相補語到體助詞80 6.4貴港粵方言“開”體貌用法的來源84 6.5小結91 第7章共時、歷時的一致與不一致:廉江方言的“起身”93 7.1“起身”的語法化93 7.2近代漢語、普通話的“起身”100 7.3語法化的不一致現象105 7.4小結109 第8章語法化程度的差異:新會(會城)粵方言的兩個完成體標記110 8.1引言110 8.2新會話的完成體(了1)和實現體(了2)111 8.3“減”與“□[?]”的句法差異111 8.4“A得+微些/□[nit?]”結構116 8.5“減”是補語還是體助詞?116 8.6小結117 第9章語言區域與語法化:北流粵方言“著”(陽入)的多功能性及其探源119 9.1引言119 9.2“著”(陽入)的動詞用法:語義演變120 9.3被動標記:動詞前發生的語法化123 9.4動詞後發生的語法化124 9.5“著”(陽入)的語義演變及語法化途徑126 9.6“著”(陽入)的多功能性探源130 9.7小結140 第10章持續體貌的分與合:以粵方言為例142 10.1引言142 10.2三分的持續體貌系統143 10.3粵方言的動作進行和狀態持續144 10.4粵方言的事態持續153 10.5粵方言持續體貌系統的特點:與其他東南方言及早期粵語相比較154 10.6小結161 第11章言說動詞的語法化:廉江方言“講”的語法化162 11.1引言162 11.2“講1”:自我表述標記162 11.3“講2”:引述標記165 11.4“講3”:小句標記171 11.5“講4”:話題標記174 11.6小結175 第12章轉述和直述:言說性語氣助詞的功能分化177 12.1引言177 12.2對廣州(或香港)粵方言“?”的一些看法178 12.3轉述功能與直述功能180 12.4語法化187 12.5主觀化195 12.6聲調、主要母音開口度對語氣的影響196 12.7小結:言說性語氣助詞的來源與共現情況198 第13章句調與疑問:廉江方言疑問句末語調與語氣助詞的疊加關係199 13.1引言199 13.2單字調和疑問句末語調200 13.3疊加於語氣助詞的疑問語調202 13.4餘論:是非問句的分類205 第14章結構的演化:懷集(下坊)粵方言的重疊式疑問句207 14.1引言207 14.2懷集(下坊)話重疊問的構成209 14.3懷集(下坊)話重疊問的類型學意義219 14.4懷集(下坊)話重疊問的來源探討:聯繫標話和順德(容桂)粵方言223 14.5小結:結構的語法化和接觸引發的“鐘擺現象”242 第15章形式與功能的聯繫:粵西粵方言的小稱範疇244 15.1引言244 15.2粵西粵方言的小稱形式245 15.3小稱功能與所附單位——以高州為例250 15.4小稱功能的分類與聯繫257 15.5粵西粵方言小稱的共性和個性262 15.6小結263 結語265 參考文獻267 後記280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