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英文版指導和激勵來自世界各地和社會各個部門(非營利組織、企業和政府)的數百萬社會變革領袖。通過線上研討會、會議、雜誌、線上文章、播客等,《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探討涉及各類主題的研究、理論和實踐,包括影響力投資和非營利組織的商業模式。《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英文版由斯坦福大學PACS中心出版。 中文簡體版由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引進,彙集了世界各地在社會創新方面的前沿研究、實踐、經驗總結,以及專家學者對社會創新方面新的見解。作為一本前沿性刊物,SSIR每期都會推出一些對讀者來說比較陌生,但又與當今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相關的概念和方法論。本期重點討論了當下的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各種危機和挑戰,慈善事業也不能倖免。 《偏袒富豪的慈善制度?》認為,慈善捐贈和大基金會政策明顯包含著對富豪的偏袒,只有徹底改革慈善事業,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建設。本期其他文章如《慈善星期二》描述分析了一場席捲全球的互聯網時代創新型慈善捐贈運動——“慈善星期二”的諸多新特點,人們任何微小的善意,如在慈善活動中不捐錢卻捐時間和行動,促進了所有人成為公共利益的合作者而非資源的競爭者。
導言 創新從細節開始,社會從微觀改變 1 特別策劃 偏袒富豪的現代慈善制度 3 在美國慈善捐贈的各類相關政策中,處處可見對富人的偏袒。大型慈善事業是富人的專屬遊戲,象徵著一種權利的行使。這種權利不受控制,透明度低,而且被默認為永續存在。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通過各種政策和社會規範制定一個約束框架,讓基金會和大型慈善事業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精英們是否綁架了社會變革 35 近十年中國富人捐贈案例梳理 41 專題文章 實現系統性變革 53 越來越多的組織推崇系統性變革,將其視為解決重大社會問題的有效途徑。然而,實現系統性變革的難度並不僅僅來自系統本身的複雜性。本文介紹了系統性變革的兩大模式和實現系統性變革的三個關鍵點。 走心的科學—有效傳播的五大原則 77 馬雅·安傑洛曾經說過:“人們會忘記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但是永遠不會忘記你帶給他們的感受。”社會宣導運動不僅僅是傳遞資訊,你需要知道是什麼促使人們關注、投入情感並採取行動。有效傳播需要將如何獲得同理心的科學作為行動策略的依據。 心理行為細分法在國際發展援助項目中的應用與推廣 99 商業領域擅長通過對消費者進行細分,更有針對性地製作、傳遞行銷資訊。這一方法如何能被廣泛應用到國際發展援助項目中去,更有效地改變服務物件的行為模式? 慈善星期二 120 “慈善星期二”這場席捲全球的捐贈運動體現了互聯網時代創新型慈善的諸多特點。 案例研究 共用洞悉基金:開拓“資助回饋”的新領域 131 企業界收集用戶回饋早已司空見慣,消費者偏好會成為企業制定戰略的依據。但在慈善領域,終端使用者的體驗卻很少被用於改進資助方和非營利組織的決策與服務。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共用洞悉基金與非營利組織及其終端使用者一起,試圖自行設計一個可以被推而廣之的終端使用者回饋體系,這在慈善界來說已是獨具特色。 新方法 無人機按需供應醫療產品 156 獨立媒體抗擊假新聞 156 影視作品提升核武器威脅認知 157 重振社區連接 157 實地報導 烏干達女性走出抑鬱症陰影 158 普惠芝加哥推動社區社會影響力投資 160 研究速覽 新派基金會是資助政府的利益集團嗎? 162 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部門合作案例研究 163 慈善投資與高等教育 164 新書架 《 用錢有道》書評 165 社會企業必須處理好實現社會目標和贏利目標之間的張力,避免走偏。 《 性別平等》書評 167 中文特稿 東亞應更快推動從所有者經濟向利益相關者經濟演進 169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