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1964年3月13日,費曼向加州理工學院的新生作了一次講座——《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論述了為什麼行星沿著橢圓而不是完美的圓形軌道運動。出於某些未知的原因,其中最可能的原因是他樂在其中,費曼選擇只用高中平面幾何的數學知識來進行論證。大約300年前,牛頓在其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成功完成了大致相同的證明。牛頓的證明晦澀難懂,費曼無法理解,他在這次的講座中發明了自己原創的幾何證明。 30年來,這個講義一直在加州理工學院的檔案館中沉睡。現在,費曼失落的講義在本書中得以詳盡的重構,還輔以行星運動觀念的歷史介紹。如果你還記得高中幾何,那你就能在本書中找到樂趣並獲益。 費曼講座主題所涉及的發現是古代世界和現代世界的分水嶺,它是科學革命的巔峰。在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和牛頓以前,人們構想的宇宙以地球為中心。在這些偉人做出了巨大的發現後,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持續改進、不斷擴展,時至今日,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已經向外擴展到了無限遠。 因此,費曼在此討論的主題是人類智慧的最高成就,足以和貝多芬的交響樂、莎士比亞的戲劇或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庭教堂天頂畫相媲美。費曼同樣揭示了一項驚人的事實:自然服從數學規律,而從牛頓時代開始,這項事實就讓所有的深思者困惑不解並深深地著迷。
序言 前言 第1章 從哥白尼到牛頓 第2章 回憶費曼 第3章 費曼對橢圓定律的證明 第4章 《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1964年,3月13日) 後記 費曼講義筆記 參考書目 索引
[美]大衛·古德斯坦( David L. Goodstein),曾任加州理工副教務長,被評為弗蘭克·吉倫卓越教學和服務教授。從事實驗凝聚態物理研究。創作並執導了獲獎物理學教育電視劇——《機械宇宙》,著有《物質狀態》( States of Matter )、《事實和欺詐》(On Fact and Fraud: Cautionary tale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science)等。 裘蒂絲·古德斯坦(Judith R. Goodstein),曾任加州理工的教務主任和檔案員,著有《密立根學院》(Millikan's School: A History of the California)、《愛因斯坦的義大利數學家》(Einstein’s Italian Mathematicians )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