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 1 章 青少年對手機欲罷不能的神經生理機制 // 1
青少年是手機上癮的高風險人群········3
心理性上癮行為實驗的啟示········5
忍不住不是孩子們的錯········8
手機在身邊就已經影響了注意力········19
理解因手機產生的分心現象········20
手機使用引發的親子沖突········23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的前額葉功能訓練········28
第 2 章 我的孩子上癮了嗎 // 33
什麽是手機上癮········35
手機上癮評估的常見誤區········38
手機上癮的 6S 簡易評估法········40
手機上癮評估的注意事項········50
第 3 章 三大基本心理需求的缺失導致手機上癮 // 51
通過現象看實象········53
冰山之下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54
青少年手機上癮的形成路徑········61
預防及幹預手機上癮的青少年積極發展模型········68
第 4 章 歸屬感培養 // 73
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看群體歸屬的重要性········75
歸屬感是安心學習的基礎········77
平衡兩種本能驅力········81
增強自我分化程度········84
父母要學會成為孩子的情感“容器”········89
第 5 章 自主感培養 // 97
建構了自我同一性,動力自然就來了········99
自主感培養的關鍵········104
讓青少年學會延遲滿足········114
幫助青少年學會自主管理的三個法則········121
第 6 章 勝任感培養 // 129
學習動力的激活········131
學習信念的搭建:學習意義的形式訓練說········134
學習毅力的培養:注意力抗幹擾訓練········136
螺旋式成長曲線的魔力········139
高光時刻的回應技術········142
昏暗時刻的回應技術········144
學習與“我不能、我不行、我不好”相處········151
用上癮鉤子提高學習勝任力········156
第 7 章 情緒調節 // 163
了解情緒的由來和作用········166
接受符合情境一致性的情緒反應········171
情感區分能力:允許他人有情緒········174
不要違背守恒法則········175
改變對負性情緒的態度········178
情緒撫慰的兩種途徑········179
第 8 章 增強核心自我功能 // 183
核心自我的功能及其關鍵影響因子········185
心理營養與科胡特的三種關系體驗需要········187
精氣神的提升:增強核心自我功能的關鍵········196
第 9 章 身心語言程序: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 201
身心語言程序的作用········204
歸屬感培養:自我分化能力提升示例········208
自主感培養:從根源處解決問題示例········210
勝任感培養:減少分心行為示例········213
核心自我功能培養:6S 簡易評估法示例········216
第 10 章 手機健康、積極使用的路徑 // 223
什麽時候給孩子配手機合適········226
什麽時候立規矩最有效········227
設定健康使用時間········229
善用多元化策略:用對了,本身就能預防上癮行為········234
學習專區和休閒專區分開········237
構建遠離誘惑的環境:怎麽用才不影響學習········238
上網量要搭配對應量的運動········240
睡覺前半小時不用手機········242
手機使用遵循普雷馬克原理········242
善用技術管好孩子用網········244
制訂 3 3 用機協議········246
第 11 章 如何面對手機過度使用 // 249
從容面對:心態調整三部曲········251
家長管孩子時感到失望或絕望該怎麽辦········254
先給孩子把把脈········258
調整好關系:住進孩子的心里········262
活出美好自我:成為青少年的抱持性客體········269
媽媽神光照護:孩子走出困境的關鍵········270
用科研的思維讓家長成為解決成癮問題的專家········274
後 記 從知道到做到:貴在踐行 // 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