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兼顧傳統微機介面與嵌入式系統介面技術,全面介紹計算機介面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典型介面實現方法。全書共12章,具體內容包括概述、匯流排技術、I/O埠位址解碼技術、基於MIPSfpga的微處理器、平行介面、序列介面、中斷技術、DMA技術、A/D與D/A轉換器介面、USB設備介面和人機交互設備介面,最後通過基於MIPSfpga的GPS定位顯示系統設計實例綜合介紹介面應用與設計方法。 本書內容豐富,取材新穎,敘述清晰,具有較好的可讀性和實用性,既適合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物聯網、電子、通信、自動化等專業研究生、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微型或嵌入式計算機應用系統開發人員自學參考。
第1章 概述 1.1 介面的基本任務與介面技術的發展概況 1.1.1 介面的基本任務 1.1.2 介面技術的發展概況 1.2 介面的層次概念 1.2.1 硬體分層 1.2.2 軟體分層 1.2.3 介面技術內容的劃分 1.3 設備介面 1.3.1 設備介面的功能 1.3.2 設備介面的組成 1.3.3 設備介面與CPU交換資料的方式 1.3.4 分析與設計設備介面電路的基本方法 1.4 介面電路設計的解決方案 1.4.1 介面電路的配置方式 1.4.2 介面電路的構成 習題 第2章 匯流排技術 2.1 匯流排的作用與組成 2.1.1 匯流排的作用 2.1.2 匯流排的組成 2.2 匯流排的性能參數 2.3 匯流排資料傳輸過程及其握手方式 2.3.1 匯流排資料傳輸過程 2.3.2 匯流排資料傳輸過程的握手方式 2.4 匯流排的分類與層次化結構 2.4.1 匯流排的分類 2.4.2 匯流排的層次化結構 2.5 匯流排標準和匯流排插槽 2.5.1 匯流排標準 2.5.2 匯流排插槽 2.63 種典型的匯流排 2.6.1 ISA匯流排 2.6.2 PCI匯流排 2.6.3 AMBA匯流排 習題 第3章 I/O端口位址解碼技術 3.1 I/O位址空間 3.2 I/O端口 3.2.1 什麼是端口 3.2.2 端口的共用技術 3.2.3 I/O端口編址方式 3.2.4 I/O端口訪問 3.3 I/O端口位址分配及選用的原則 3.3.1 早期微機I/O地址的分配 3.3.2 現代微機I/O地址的分配 3.3.3 I/O端口位址選用的原則 3.4 I/O端口位址解碼 3.4.1 I/O端口位址解碼的方法 3.4.2 I/O端口位址解碼電路的輸入與輸出信號線
陳進才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 年12 月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獲博士學位。2001 年1 月至2003 年1 月在華中科技大學外存儲系統國家專業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 年10 月至2012年10 月由國家公派到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存儲系統研究中心(Storage Systems Research Center,SSRC)訪學。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承擔“973”計畫專案1項、“863”計畫專案4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獲國際發明專利2項、中國發明專利15項。長期從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