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010249131 |
定价 |
RMB98.00 |
售价 |
RM107.80 |
优惠价 |
RM80.85 * (-25%)
|
作者 |
趙超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3-07-01 |
装订 |
平裝. 無. 389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1.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山水畫是中國文明最重要的繪畫藝術形式,異於其他三個軸心文明。中國古代繪畫為什麼以山水畫為核心,山水畫又是何時、何地,如何起源的,為什麼而起源?這個中國藝術史上的根本問題,一直受到全世界學者廣泛關注。
本書從哲學、畫論、圖像三個方面對山水畫起源展開了深度研究。以概念史的新方法,對山水畫起源文獻南朝宗炳《畫山水序》和王微《敘畫》進行了廣泛深入的關鍵字考據和文本分析,既探明了山水畫起源的哲學依據,又界定清楚了山水畫圖像起源的過程。本書打開了山水畫起源研究的新維度,是理解中國山水畫起源的重要著作。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前 言
一、“畫山水”觀念的起源------宗炳《畫山水序》研究
(一)研究綜述
(二)宗炳其人與著作
(三)《畫山水序》重解
(四)“畫山水”觀念如何起源
1、“畫山水”之前:“遊山水”
群遊
獨遊
遊山水的雙模式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遊山水
游山水的時空限定
2、“遊山水”觀念的誕生
“山水”觀念的形成
“山水”價值的形成
“遊”觀念考
“遊”觀念的哲學依據
“游山水”觀念的形成
3、景觀概念在魏晉的興起
前“山水”概念考
“風景”考
“風光”考
“景色”與“景致”考
從“丘壑”到“山林”再到“山水”
4、“遊山水”之前:登高與遠望
“2+2”登涉四傳統
登涉四傳統等於遊山水嗎?登涉四傳統背後的觀念支撐
登高遠望的新傳統:漢末文學興起
登高遠望:漢末魏晉文學視覺經驗大轉換
登高遠望與漢末魏晉士夫注意力集體大轉向:何以沒有出現花鳥畫?
5、“畫山水”與修身
什麼是修身?魏晉以前如何修身?
魏晉修身的變異與“畫山水”
6、“畫山水”觀念的最終起源
二、“畫山水”與書法------王微《敘畫》研究
(一)王微其人與著作
(二)《敘畫》重解
(三)中國繪畫精神的確立與書法
1、繪畫價值的起源
前價值篇:“思想界的敵視”
價值更迭與繪畫價值的起源
繪畫價值起源的本質與物件
繪畫價值起源的標誌:畫論的誕生
新價值對繪畫價值的重塑在畫論中的展開
2、宗王異同
新價值的產生:玄學式修身
新價值的注入與分野
宗炳之“觀”與王微之“觀”
基源問題與展開方式
3、中國繪畫精神的確立
“畫”觀念意義的提出:宗炳遺漏的邏輯環節
王微的論證邏輯
“畫”觀念的起源
偉大的否定:價值植入前的準備
新價值的設定:中國繪畫精神的確立
4、中國繪畫精神的確立與書法
一對至關重要的關係
書畫關係的起源與實質
5、“畫山水”與書法
三、從“畫山水”到“山水畫”-------山水畫在圖像上的起源
(一)問題的匯出
1、山水畫研究的盲區:圖像起源
2、困難的起源界定與認知
(二)基本判斷與研究方法
1、從圖像到繪畫
2、象徵還是符號?
3、語言學的啟示
4、山水畫的判別原則
(三)山水畫起源之前的三線索
1、地圖
2、地志圖
3、人物畫背景
(四)“前山水”:山水畫圖像在魏晉的起源
1、背景的意義
大問題:人物畫需要景觀背景嗎?
例證一:古文明繪畫
例證二:古印度繪畫
例證三:中國魏晉之前的繪畫
反證
結論
2、人物畫家的新疑問:張彥遠命題的真偽
3、顧愷之的秘密
4、“前山水”:山水畫圖像起源的序曲
(五)山水畫圖像起源與理性化的展開
1、山水畫起源的判別
2、宗王價值分歧與山水畫圖像起源的兩種類型
3、論佛學式山水
宗炳建構的佛學式山水
例證:敦煌壁畫172窟《日想觀圖》
工匠建構的佛教式山水
例證:成都萬佛寺石刻《法華經變》
4、論玄學式山水
例證:魏晉墓室壁畫
5、四元素的興起
山
水
樹
石
6、萬物
(六)山水畫的形成
1、景觀繪畫起源的兩種基本類型
2、“山水”總名:山水新義的最終變構
3、山水畫形成的標誌:《遊春圖》
臨摹問題
臨摹的由來
王朝更迭與臨摹
真跡與摹本
“樣式真實”:摹本真實性的最終呈現
4、基礎理性化的完成
意義世界的建立
四元素關係的合理化
(七)山水畫在唐代的發展
1、理論基礎
2、山水畫史的正式展開
3、玄學式山水的發展
正倉院山水
唐代墓室壁畫山水
《明皇幸蜀圖》
小結
4、佛教式山水的發展
5、佛學式山水的發展
6、山水畫史第一階段的尾聲
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
|
|
|
|
|
|
|
|
趙超,男,1983年生,江西永修人,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本科、碩士,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首批選派挪威奧斯陸國立藝術學院版畫系(OsloNa-tional Academy of the Arts Printmaking De-partment)交換生,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中國思想史與書畫研究中心博士。現為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教師,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思想史與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