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奧德賽》《白鯨》之後,偉大的海洋文學作品又添一部”
祖輩三代的成長史詩,海港小鎮的百年遷變
關於“男子氣概”的反英雄敘事,祛浪漫之魅的溫柔之書
自由的榮光,離散的悲傷,卷入這命運之海,
縱然要被淹沒,這場搏鬥也永不會止息
◎ 編輯推薦
▸丹麥當代文學領軍人物卡斯滕 ·延森代表作中文世界首次引進,特別為中文版後記。
卡斯滕·延森是北歐當代“最令人激動的作家之一”,被廣泛視為丹麥當代最優秀的作家和評論家。他遍訪檔案館和當地鎮民,以故鄉馬斯塔爾港為原型進行創作。他秉承自荷馬、梅爾維爾、康拉德以降的海洋文學傳統,又超越了狹隘的類型,以真實歷史淬煉出一部波瀾壯闊的“民族志史詩”。作品一經出版,旋即被視為歐洲當代文學經典。
▸祖輩三代的成長史詩,獻給一代代曾與命運戰鬥過的男人和女人們。
當兒子孤膽踏上漫長的尋父之旅,當長者將生命故事講述給晚輩,當小鎮日漸由留守的女人維系,當女人決定不再忍受無盡的失去……一代代人成長又老去,離開的和留下的,他們這樣生活過,也這樣戰鬥過。
殘酷的戰爭、驚心的海上歷險、離奇的景觀、神秘的幻夢、女人的平凡生活、少年的尋寶探險,共同勾勒一幅關於命運的荒謬與殘酷,人類的暴力與愛、激情與脆弱的永恒畫卷。
▸海港小鎮的百年遷變,一曲獻給逝去時代的挽歌。
當帆船讓位於雄赳赳駛來的汽船,當曾經的航運重鎮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大航海時代已成過去,有人擁抱潮流與變化,有人成為棄兒與掉隊者。
它微縮的不僅是一個丹麥小鎮的百年滄桑,也是整個西方的歷史:丹麥與德國的三年戰爭,兩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晚期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的到來。
▸是關於“男子氣概”的反英雄敘事,也是一部祛浪漫之魅的溫柔之書。
以真實之筆描摹三代水手驚濤駭浪間的生活與命運:“在馬斯塔爾海事博物館的檔案中,我能找到十部詹姆斯·邦德小說的素材,卻很難找到那些經歷過這些冒險故事的人的痕跡。他們躲在事件的背後,像冰島傳奇一樣沈默寡言。我當然可以輕松地根據這些真實事件寫一部快節奏、刺激人心的小說。但那樣書中就不會出現鮮活的真實人物,不會有一個讀者喜歡或討厭,可以與之一同生活、受苦、思考和懷疑的角色了。”
一座水手的城鎮,亦是一個寡婦的城鎮。留守陸上的妻子或母親,要擔當多少不為人知的苦痛與孤獨?作者將將目光投向傳統海洋文學中少有著墨的女人,當敘事的光打到了歷史背面,模糊的她們從此有了輪廓。
▸秉承北歐薩迦文學傳統,娓娓道來,通俗易讀。“我們”的敘述視角,多聲部的鮮活講述,風格沈靜又不失幽默。
仿如希臘悲劇中的合唱隊,水手、妻子、老人、孩子們、生者與死者輪番登場,多聲部的鮮活講述,現代讀者仿佛置身於種種戰爭和海上場景,仿佛可以與主人公們一同駛入、探索並迷失於其中。
▸護封采用蘇格蘭棉,內封采用壓凹工藝,呈石碑面質感,契合書中重要意象。上下兩冊精裝呈現,方便閱讀,宜於收藏。
◎ 內容簡介
丹麥南部的海港小鎮馬斯塔爾,那里的人們世世代代以海為生。這王者一般的大海,是他們生活的背景,也是他們的命運之地。男人們成為水手後,會去往世界的很多港口,許多人都九死一生,最後葬身海底。女人們則會留在陸上生活,日夜擔驚受怕,等待著愛人的歸來。一代代的年輕靈魂被塞壬之歌吸引,在父親的缺席中長大,然後又成為水手。
1848年,小鎮被卷入丹德第一次戰爭,並非所有為榮光而戰的人都有幸生還。勞里斯·馬德森因為一雙神秘的靴子幸存,不過很快就逃回海上,從此銷聲匿跡。他的兒子阿爾伯特勢所必然地成為水手後,孤獨踏上了漫長的尋父之旅。多年後,他帶著一顆頭顱,回到了那個日漸由女人維系日常的小鎮,直到遇上了一個男孩和一位寡婦。而這個女人已打定主意要結束這一切,將所有人從那桀驁不馴的海洋中解救出來……
這里有小鎮的平凡生活和孩童的鬧劇,也有海上的歷險和摧毀人類靈魂的戰爭。小說帶領讀者見證了三代人的生活,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一百年的時間;也駛過了廣闊的世界:從紐芬蘭的貧瘠巖石,到薩摩亞的茂盛種植園,從塔斯馬尼亞最蹩腳的酒吧,到俄羅斯北部的冰凍海岸。這是一個成長故事,一部家族傳奇,也是一曲獻給逝去時代的挽歌,為我們勾勒出一幅關於命運的荒謬與殘酷,人類的暴力與愛、激情與脆弱的永恒畫卷。
◎ 媒體&名人推薦
★《我們,被淹沒的》是一個關於數代人的薩迦傳奇,是一個水手的故事,也是一個小鎮走向現代的故事——梅爾維爾和斯坦貝克可能都會很樂意讀到它……它是一曲對逝去生活方式的挽歌,也是對人類痛苦與快樂的永恒描述。
——美國《新共和》
★從根本上說,它書寫的是人類的生存狀況,以及維持人類生活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是偉大的存在敘事,不多也不少。
——哈坎·內瑟,瑞典作家
★這部作品以作者家鄉馬斯塔爾港為原型,它微縮的不僅是丹麥歷史,也是西方的歷史——以及它們所賴以誕生的理念……
——英國《獨立報》
★《奧德賽》《古舟子吟》《白鯨》《老人與海》……現在又有了《我們,被淹沒的》,偉大的航海文學經典中又添一部。
——《蘇格蘭人》
★在《我們,被淹沒的》中,延森講述了一個恢弘的故事:馬斯塔爾鎮的居民世世代代都是水手。他們依照大海的指令生活和死去。延森用第一人稱覆數“我們”敘述,鮮明而富有權威性,賦予了故事一種熟悉的親密感。如同一座高雅博物館中做講座的教授一般,他帶領我們見證了馬斯塔爾鎮的百年故事。這一段歷史極其豐富,從丹麥與德國的三年戰爭(1848—1851)開始,到兩次世界大戰、晚期資本主義的興起,以及隨著這一切而來的馬斯塔爾鎮民生命和帆船業的隕落,直至最後全球化(即便其中沒有用到這個詞)的到來。
——今日世界文學網,K.E.塞默爾
★這是一個關於男人的故事,他們的血液中湧動著巨大渴望,心懷去往廣闊世界的深切沖動。這也是一個關於逝去時代的故事,它最終被現代所取代;一個關於某種男性氣概的故事,它最終被女人的意志取代。
——丹麥文學網
★這里有殘酷和深重的罪孽:幾乎每一頁都寫滿鞭笞、血跡、內臟、羞辱、背叛和可怕的死亡。然而,你對海洋小說的語言的所有期待都將得到滿足:筋道而簡潔,常常出人意料地優美,又常常充滿半開玩笑式的笑聲。
——《泰晤士報》
★延森在《我們,被淹沒的》中演繹了歐洲啟蒙運動的歷史,也顛覆了丹麥的民族意識。在他的筆下,丹麥人不再是安土重遷的農民——歷史書上大多是這樣描述的,而是一群充滿野性的不安分水手。本書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一個小國的新視角,這也是它在國際上成為暢銷書的原因所在……其成功得益於其通過普世性的當代主題,將馬斯塔爾鎮的本地歷史與世界歷史聯結起來。
——《丹麥文學評論》
★《我們,被淹沒的》超越了狹隘的海洋小說,它描繪了戰爭所帶來的混亂,以及其給勝者和敗者帶去的同等程度的震撼,從這個方面來說,它接近於托爾斯泰的作品。
——《華盛頓郵報》
★壯闊,勇敢,豐富,有力,讀完受益匪淺,近年來讀過最迷人的文學作品之一。
——《金融時報》
★本書最令人難忘的是其饒有滋味敘事語調,作者通過講故事培育出一種夥伴精神,這讓講故事的古老藝術顯得崇高。
——《華爾街日報》
★在暴風雨肆虐的海上和異國他鄉的歷險,摧毀航運業、奪去家人生命的戰爭,這些故事匯聚成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作品,它堪比《奧德賽》,對不滿足於對抗自然力量的驚險航海故事的讀者來說,其中充溢的情感也是一場盛宴。
——《出版人周刊》
★康拉德、梅爾維爾和斯蒂文森的故事充斥著殘酷和懸念,而延森的海洋小說則溫柔而富於人性。延森精彩絕倫的薩迦傳奇,是一場想象力的史詩航行,它有著迷人的戲劇張力、豐富的海洋知識,它風趣幽默,它對同情心、理性和正義的擁抱使其變得深刻。
——《書單》
★延森筆下富於同情心的講述者有著發現荒謬的眼睛,如果說它師承《白鯨》,那也可以說它一定從《鐵皮鼓》中汲取過靈感。一部對生命、死亡和大海之千面的優雅沈思之作。
——《科克斯書評》
★《我們,被淹沒的》不只是一個關於航海和水手的故事,它也是一部關於人類的脆弱、成長、殘酷、激情和人類精神的耐力的書。通過馬斯塔爾鎮民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一個社會是如何享有繁榮,卻忽視了其代價是悲慘的生活和戰爭。
——亞馬遜讀者
★一部丹麥小漁村的歷史,一部丹麥民族的歷史。書里人們的命運有如北歐陰翳的天空,亦如臭名昭著的北海風暴中滔天的巨浪般翻滾跌宕。這里有各種真實的人,他們是水手,是漁民,是政府官員,是小學教師……如同斯堪的納維亞人的《百年孤獨》、丹麥人的《追憶似水年華》。
——豆瓣讀者
◎ 獲獎情況
★丹麥文學網評選的“過去20年Top5文學作品”之首。
★《日德蘭日報》評選的“過去25年最佳小說”。
★有“丹麥布克獎”之稱的丹斯克銀行文學獎獲獎作品。
★已售出20國版權,全球銷量超過60萬冊。
★《華爾街日報》年度圖書。
★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長名單入圍作品。
★ HBO《兄弟連》導演米凱爾·薩洛門劇作改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