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如今我們所說的增長,實際上是一種漫無目的的癌式擴散。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生產和增長的迷狂,如同死亡幻覺一般。它佯裝生機勃勃,掩藏著迫近的致命性災難。生產越來越趨同於毀滅。“人類的自我異化已經達到一種能將自身的毀滅當作審美快感來體驗的程度。”瓦爾特·本雅明對法西斯主義的評價,同樣適用於今天的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受困於死亡。對死亡的無意識恐懼驅使著它。死亡的威脅挾制資本主義不斷積累和增長。這種脅迫性不僅帶來生態上的災難,也產生精神災難。破壞性的績效壓力將自我確證和自我毀滅合而為一。 儘管佛洛德與死亡有著矛盾的關係,但他完全意識到了生死和解的必然性。對死亡的下意識排斥必須讓位於對死亡的自覺接納:“在現實中,在我們的觀念裡,給予死亡應有的地位,讓我們迄今為止如此小心謹慎地壓制在潛意識裡的死亡不時顯身,難道不是更好嗎?這似乎不是一種進步,反倒像是某種程度的退步,某種回歸;但它也有優點,即正確認識真相,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好過。”
資本主義與死亡驅力 1 為何今天不可能發生革命 19 對人的全面剝削 27 在數位化全景監獄裡 35 唯死亡之物才透明 43 數據主義和虛無主義 51 虛空之苦 55 跳躍的人 63 難民來自何處 67 野蠻人的國度 73 誰是難民 83 美在陌生者之中 89 萬事皆匆促 97 對 談 愛欲擊敗抑鬱 105 資本主義不喜歡安靜 119 注 釋 137 附錄 韓炳哲著作年譜 141
韓炳哲(Byung-Chul Han) 德國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80年代在韓國學習冶金學,之後遠渡重洋到德國學習哲學、文學和天主教神學。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爾的論文獲得弗萊堡大學博士學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爾大學,2010年任教於卡爾斯魯厄建築與藝術大學,2012年任教于德國柏林藝術大學。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譽其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作品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清新的文風,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識,切確而犀利的論述,讓韓炳哲對於數字時代人類精神狀況的批判,顯得尤為重要且富於啟發。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