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查某人油麻菜籽命、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三八假賢慧、女命無真、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可以聽聞的俗語,反映著與性別攸關的種種普遍現象,是不是伴隨著口語傳播滲入了「妳」的成長過程?
在兩性地位愈趨平等的今日,對照老一輩傳統女性的生命歷程,你是否曾經產生為什麼的困惑?驚訝著「她們」所展現的女性形象與俗語所傳播的性別知識不謀而合?甚至可以說是經驗的傳承與複製,原因何在?
俗語,不只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尤其是具有性別意識的俗語,每每左右著傳統女性的發展。這本書,揭露了各種不同身分的閩南女性成長歷程,包含:大家閨秀、童養媳、查某女間、娼妓、寡婦、再婚、細姨等……,「她們」生命歷程的開展,多在俗語的驅使與制約之下,朝向符合社會期待的典型女性──一種最為人熟知的賢妻良母形象發展。俗語的重要性也透過「她們」的成長得到具體的呈現。
作者簡介
游淑珺
1971年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研究範疇以台灣俗語所呈現的人文變化及性別差異現象為主軸,目前關注的重心則擴展到民俗宗教範疇內的性別現象。
面對俗語中的性別問題,每每湧現著些許「困惑」,於是,試圖在嚴肅的學術殿堂之內尋找「答案」,便化成莫名的使命感,支撐我這一路冗長與辛苦的探索歷程。希望這本書,能為同樣的困惑者提供一些具有說服力的解答。
序 言
第一章 台灣俗語與女性的研究情形 第一節 文化.語言.性別概說 第二節 俗語 一、界義與範疇 二、特色與分類 第三節 俗語、話語(discourse)與性別的關連 一、話語的功能 二、話語與女性的構成發展 三、俗語與女性研究的問題 第四節 台灣歷史發展中的女性與社會地位 結 語
第二章 文化與民俗下的女性—傳統「女有歸」下的女性養成模式與發展 第一節 「女有歸」的傳統性別觀 第二節 「女有歸」的養成模式與理想典型的塑造 一、出生—「查某囝仔人,捻頭飼也會活」的父母心 二、養成—「查某囝仔,無才便是德」的女教內容 三、歸嫁—「嫁出去查某子,像潑出去的水」出走與歸返的宿命 四、成婦—「新婦」的多重身分與階級地位 五、生育—「出丁」的宗族期待與實現 六、歸宿—「公媽神主牌」上的書寫符號 第三節 「非」理想女性解除「歸」焦慮的方式 一、「男命無假,女命無真」下的改命與造命 二、「偷挽蔥,嫁好尪」的民俗擇婿儀式 三、「好歹粿著會甜,好歹查某著會生」下的生子習俗與信仰 第四節 「歸」結構下傳統性別的階級差異現象 一、新婦仔─童養媳 二、細姨─妾室 三、其他已「歸」之女的變化 結 語
第三章 民間信仰中「越」界的女性關懷與冥界無「歸」之女的發展 第一節 「人死為鬼」─傳統靈魂信仰與鬼神崇拜現象 第二節 「厝內無祀姑婆」─孤娘仔禁忌與安頓情形 第三節 「娶神主牌仔」一導之於「歸」的冥婚習俗 第四節 「討要做神」一「歸」之外的孤娘信仰發展 結 語
第四章 民俗與宗教觀點下的女性與禁忌詮釋 第一節 「雞母啼,是禍,不是福」的女性禁忌 第二節 「日日食肉也會勿 肥,月月流血也會勿 死」的經血現象 一、「無清氣」的經期禁忌 二、「知人月內才要塞板門」的「作月內」禁忌 第三節 神聖信仰內的女性禁忌與詮釋變化 一、「牛寮腳請媽祖,無查埔用查某」─女神信仰與性別詮釋 二、「北港媽祖香爐─眾人插」─神聖操守與女性 結 語
第五章 族群、宗教與政治多元化影響下的性別意涵 第一節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平埔族母系社會的消解 一、「牽手」與「放手」的婚姻制度 二、通婚與漢化的改變 第二節 「呷教,死無人哭」─傳教士、尪姨、纏足與女教 一、神聖「尪姨」與邪惡「女巫」─傳教士的宗教改革 二、「細腳一雙,目屎一甕」─纏足習俗與女子教育 第三節 新婦仔、查某女間 與娼妓─蓄婢與養女習俗的禁止 第四節 「元宵暝,查某暝」─母系文化的消失與融合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 一、傳統的繼承 二、多元的變化 引用文獻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