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1338934 |
定价 |
NT340 |
售价 |
RM53.10 |
优惠价 |
RM45.67 *
|
作者 |
巴小波
|
出版社 |
圓神
|
出版日期 |
2023-09-01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272 页. 20.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你知道情緒背後還有情緒嗎?
情緒是心的語言,當有情緒的時候,表示我們的心在說話,越能細緻敏銳地感受情緒在告訴我們的事,就越懂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狀態,與自己變得親密。
這份與自己的親密,就是情緒管理的基礎。而每個情緒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更深的心情,以及沒被接納的自己。
但情緒像小孩,不會告訴你它在鬧什麼、從哪裡來。作者巴小波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帶你一起整理、接納內在細微的情緒,了解沒被看懂的那些自己,也擁抱被深深傷害過的自己。從關係中的衝突,細心探索當中自我的情感,發現背後的需要與焦慮,理解對親密的恐懼,以及面對這份恐懼的解方。
她的分享,曾在自媒體上引起上萬次轉發,幫助許多人認識自己的問題,相信這本更完整的自我探索指南,也將成為你的幫助!
★特別收錄!「情緒輪盤」,仔細體會自己的感受,了解潛藏在心底的,那些沒有被看見的情緒。
本書特色
★和自己親密,你需要刻意練習!
所有傷口都是未被尋獲的自己,要負傷前行、療癒自己,從刻意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
★和他人親密,你需要找回自己!
弄懂自己,才能與人分享最深的思緒、想法、情感,除去攻擊、防衛、比較、判斷,建立真實的親密關係。
溫暖推薦
★《那些愛情裡,我們所受過的傷》作者/小妮子、
作家、身心靈Youtuber/艾波、
諮商心理師、作者/李家雯(海蒂)、
心靈作家/柚子甜、
《從我開始的關係功課》作者/徐慧玲Lynn、
熱門Podcast《好女人的情場攻略》主持人/路隊長、
諮商心理師、溝通講師/瑪那熊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1. 成人:以理性平衡的眼光,理解錯綜複雜的問題
2. 理想主義:對人抱有超乎現實的期待
3. 抽離:避免投入關係、對他人產生需要
4. 孤立與親密:習慣凡事不依賴別人的人,很難走向親密
5. 述情障礙:無法感知,也無法忍受情緒的存在
6. 創傷:影響我們的認知,驅使我們把假設當作事實
7. 與自己失去連結:對自己的認識,與真實狀態可能極不一致
8. 空虛感:不知為何而活,也不太享受活著
9. 新母親:示範我們未曾經歷過的健康關係
10. 保護機制:我們不自覺地把人推開、拒於門外
11. 練習:用新經驗印證新信念
12. 深層情緒:強烈情緒的根源,往往細小微弱
13. 麻木: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失去感知
14. 情緒按鈕:一點小事就引爆一場情緒風暴
15. 錯待:傷痛使我們難以公平持平地對待他人
16. 權威與全好全壞:當有人成為我們的權威時,他就成了全善全好的存在
17. 理想我與真實我:我們努力地往被肯定的樣貌靠攏,並嫌棄那個未達標的自己
18. 喜歡:我們常把反應相似的情緒類化為喜歡
19. 根源:失控行為不是問題本身,而只是問題顯現的方式
20. 自我價值:對自己價值好壞的判斷
21. 物化:把他人當作滿足自己的工具
22. 尊重:對他人情緒、意志、能力、狀態的肯定與看重
23. 焦慮:踏上不同以往的道路時,必然的挑戰
24. 真實:深度挖掘自己,並將此帶到他人前面
25. 原生家庭: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關係與選擇
26. 心理劇本:自我實現的預言
27. 情感忽視:只能理解事件,而無法感知情緒
28. 需要:促使我們靠近、親密、建立情感歸屬
29. 界線:理解自己的各個面向,並適當地表達自己
30. 哀悼:與我們所失去的好好道別
31. 架構:人心如同人體,有其結構、脈絡、紋理
32. 代間傳遞:將在原生家庭的一切都複製進了新家
33. 親密:無須遮掩,讓心與心真實靠近
後記 K
附錄 情緒輪盤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巴小波
一路就讀第一志願、英國策略行銷研究所畢業、曾任外商行銷經理,卻從小被打、學生時期被好朋友撕破臉、感情多次短命夭折,自認過著被詛咒的人生。
年近三十被神帶回教會,開始重新省思自己的內在狀態,看見自己對人同時存在的渴望與恐懼,下定決心未來不再過著一樣的日子。
在多管齊下的瘋狂學習後,接回了原本砍斷的情緒神經,爬梳了從小到大的生命事件,嘗試成為一個能陪伴自己、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母親。
待業期間以行銷專業製作情緒教育投影片發布在粉絲專頁,「你知道情緒背後還有情緒嗎?」系列投影片引爆數以萬計的大量分享。
震驚之餘發現原來情緒知識的匱乏是我們這代人共同的課題,決定轉行情緒教育,將行銷專業用在推廣自己認同的內容上。
■個人經歷
2005~2020年:十二年行銷經歷,涵蓋行銷策略、數位、公關、社群等行銷領域,產業包含消費電子及手機應用程式、手機娛樂等。
2020年: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巴小波,分享情緒議題。
2020年:南海幼兒園情緒議題講師。
2021年:阿德勒親師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認證。
2021~2023年:臺北市幼教老師教保研習課程情緒議題講師。
■個人網站:shalomremedy.com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