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導 論 人類的“新威脅” 001
上 篇 政府債務經濟學
——
經濟危機“分型辯治”理論與“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分析
第一章 經濟危機的“分型辯治”理論 013
回顧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 013
經濟危機的“分型辯治”理論 015
凱恩斯、弗里德曼經濟思想與筆者的區別 019
第二章 “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的特征與直接原因 022
現代經濟必然爆發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的四大根本原因 024
第三章 “稅收不足常態化”與“公共產品市場非均衡”理論 028
“瓦格納缺口”與“稅收剛性” 029
凱恩斯學派財稅理論的缺陷 031
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匹配”理論 032
“公共產品市場非均衡”理論 033
第四章 產業升級與財稅升級的關系
——兼談“子虛補其母”的經濟增長理論 036
經濟結構“雙升級”與“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由來 037
產業升級的“子虛補其母”理論 039
“華盛頓共識”為何無法幫助發展中國家? 041
第五章 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對經濟的直接危害 045
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對經濟增長的五大危害: 045
政府債務型經濟危機在民生方面的三大危害: 048
第六章 “政府債務-經濟創新”傳導理論 050
“政府債務-央行利率”螺旋理論 050
央行利率的“政府債務壓制” 052
央行獨立不可能原理與貨幣政策悖論 052
“政府高債務-央行低利率”陷阱 053
政府債務危機不可行的解決方法:印刷貨幣 054
零利率政策會導致信貸類金融業的衰落與崩潰 055
信貸類金融行業衰落會向經濟創新傳導 058
總結“政府債務-央行利率-金融投資-經濟創新”傳導機制 059
零利率會導致儲蓄率的崩潰和民眾過度消費 061
下 篇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財稅改革理論
——人類稅收變遷規律與財稅改革的原理與方案
第七章 財稅改革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教訓 065
“羅斯福財稅體系”與新政成功 065
“羅斯福經濟學”與“凱恩斯經濟學”的區別 067
經濟危機之後,中國三大經濟學派的相互關系 068
第八章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經濟思想 071
我們不應該盲目反對增加稅收 076
人類稅收變遷規律 077
應該將消費稅升級為“社會資源消耗稅” 078
第九章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的稅理思想與財稅改革方案 081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的稅理思想:人類未來的四大增稅空間 081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改革建議:“七增七減”的財稅改革方案 085
用“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財稅體系”取代“羅斯福財稅體系” 090
第十章 建立“公民捐贈賬戶”制度並與國家救助制度相結合 092
民間捐贈也可以成為政府舉辦重大事業的資金來源 093
建立“公民捐贈賬戶”制度,實行“儲蓄式捐贈” 095
鼓勵高凈值人群棄領國家社會保障費用 096
企業可以實行自願捐稅 097
第十一章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的實踐建議 099
政府沒必要忌談增加稅收 099
中國進行財稅改革的迫切性 100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改革的實踐建議 103
第十二章
新財稅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衍生理論:第四代經濟
增長理論
——從“創新資本經濟學”視角解釋中國經濟對美國的快速超越 105
一、人類經濟增長理論研究綜述 106
二、第四代經濟增長理論強調“創新資本”的重要性 110
三、新“國家競爭力”理論 111
四、“創新資本募集能力”背後的貨幣政策因素 113
五、影響貨幣政策的因素分析 117
六、
第四代經濟增長理論熊彼特、鮑莫爾的經濟學研究並不
沖突 118
七、經濟增長的“內驅力”問題 120
附錄1 本書提出的經濟理論匯總 122
附錄2 本書中提出的經濟學概念 139
附錄3
對美國“供給學派”和“現代貨幣理論(MMT)”的
比較與評價 142
一、對美國“供給學派”的對比與評價 142
二、對現代貨幣理論(MMT)的對比與評價 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