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立足中國刑法規定和刑事司法實踐,將理論知識講授與專業技能培養結合,力求緊貼行業實踐需要,緊貼學生學習和成長需要,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要求,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與刑法課程教學相配套。 全書共十六章,涉及70多個判例,每個案例為一節,分別按照“案情介紹—爭議焦點—裁判結果與理由—案件評析—相關法律規範”的寫作體例展開,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書中精選了大量典型的案例,有一些是引起較高社會關注度的案例,如“昆山反殺案”“天津老太氣槍案”“於歡案”等。 案例分析部分則在堅持中國刑法通說理論的基礎上,全面介紹刑法學界已成定論的理論,針對重點問題,如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正當防衛、共同犯罪等,加大論述分量,力求說清說透。
第一章 刑法解釋和刑法效力範圍 第一節 被送醫救治的肇事者拒不交代肇事經過是否成立“肇事逃逸” 第二節 將“干擾”採樣等價為“干擾”電腦資訊系統是否屬於類推解釋 第三節 有利於被告人的類推解釋不違背罪刑法定原則 第四節 如何理解《刑法》第12條規定的“處罰較輕” 第二章 犯罪概念和犯罪構成 第一節 《刑法》第13條但書規定的理解與適用 第二節 犯罪構成論體系之比較 第三章 犯罪客觀方面 第一節 不作為方式的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及其認定 第二節 危險行為的認定:基於醉酒後強駕他人車輛引發事故的行為 第三節 法律因果關係的認定:基於非法拘禁行為的轉化規定 第四章 犯罪主體 第一節 自然人身份的刑事意義 第二節 分則未明確規定單位犯罪的認定 第五章 犯罪主觀方面 第一節 處分意識的體系定位 第二節 過於自信的過失的判斷 第三節 基於違法性認識錯誤之犯罪行為的定性 第六章 正當行為 第一節 對特殊防衛中“行兇”的理解 第二節 正當防衛中的“不法侵害”之界定 第三節 正當防衛中的“防衛限度”之界定 第四節 緊急避險的現實認定 第七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狀態 第一節 如何正確認定犯罪預備 第二節 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 第三節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停止形態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第一節 共同犯罪故意的認定 第二節 共同犯罪中的實行過限 第三節 教唆犯的中止形態的認定 第九章 罪數形態和刑罰消滅制度 第一節 牽連犯的認定 第二節 如何理解核准追訴之“必須追訴” 第十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節 公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同乘客的互毆行為如何定性 第二節 如何認定交通肇事轉化為故意殺人的主觀故意 第三節 醉酒後在道路上挪動車位的行為是否構成危險駕駛 第四節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出現競合時如何處理 第五節 如何理解私藏槍支彈藥罪中“配備、配置槍支的條件消除” 第十一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在食品中違規摻入添加劑行為的定性 第二節 在走私廢物中夾藏普通貨物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後難以償還本息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內幕交易、洩露內幕資訊罪 第五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第六節 串通投標罪 第七節 收取醫保卡並劃卡套取藥品進行銷售的行為定性 第八節 離職員工利用原公司經營資訊造成其重大損失的行為認定 第九節 信用卡詐騙罪中的冒用行為認定 第十二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一節 為逃避債務而殺害債權人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二節 被害人過錯的認定 第三節 強迫被害人同意與他人發生性關係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四節 索取懷疑之債而非法拘禁他人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五節 以恢復戀愛關係為目的而劫持他人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六節 出賣親生子女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七節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中“其他方法”的認定 第十三 章侵犯財產罪 第一節 駕駛機動車“碰瓷”行為的定性 第二節 以盜騙交織的手段非法佔有他人財物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秘密轉移協力廠商支付平臺資金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採取脅迫方式索取高額賠償款行為的定性 第五節 搶奪由他人合法保管的本人財物的行為定性 第六節 代為保管他人財物的佔有關係定性 第七節 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毀壞公私財物行為定性 第十四 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執行職務行為合法性的判定 第二節 利用木馬程式非法獲取網站伺服器控制許可權的行為定性 第三節 高空拋物行為的罪名辨析 第四節 認定尋釁滋事的主觀目的 第五節 黑社會性質組織與惡勢力犯罪集團的界定 第六節 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措施的認定 第七節 認定污染環境罪的規範標準 第八節 賭博罪 第九節 偽證罪 第十節 包庇罪 第十一節 販賣毒品罪 第十五章 貪污賄賂犯罪 第一節 貪污行為的定性 第二節 挪用公款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行賄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單位行賄罪和行賄罪的區分 第五節 利用影響力受賄行為的定性 第十六章 瀆職罪 第一節 徇私枉法罪案例分析 第二節 濫用職權罪案例分析 第三節 怠忽職守罪案例分析
彭文華,教授,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紀檢監察學院院長,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重點研究領域為犯罪論體系、量刑、刑法制裁體系以及人工智慧刑法等。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20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刑事法學》等轉載。出版《刑法第13條但書與刑事制裁的界限》《犯罪既遂原理》《刑法總論》《刑法分論》等專著和教材10餘部。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10項。2021年入選上海政法學院“佘山學者領軍人才”獎勵計畫。同年獲第二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2014—2020)”一等獎。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