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序 一、荷馬史詩的歷史背景 1.1 印歐語族群擴張運動 1.1.1 「舊歐洲」 1.1.2 原始印歐語的誕生 1.1.3 印歐語的分化 1.2 歷史與神話 1.2.1 神話故事與神話原典 1.2.2 神話原典與歷史事實 1.2.3 希臘人進入歷史的視野 1.2.4 希臘神話的原鄉 1.2.5 歐洲歷史新紀元 二、《伊里亞德》與《奧德賽》的作者 2.1 荷馬之疑 2.1.1 荷馬史詩 2.1.2 荷馬其人 2.2 橫空問世荷馬學 2.2.1 上古時期 2.2.2 中古時期 2.2.3 近代時期 2.2.4 考古學 2.2.5 口傳詩學 2.2.6 表演文本 2.3 貫串古今雲霄羽 2.3.1 認知口傳詩學 2.3.2 歷史邊疆的拓展 2.3.3 文學傳統的溯源 2.4 荷馬的世界 2.4.1 唱詩人荷馬 2.4.2 「我們希臘人」 2.4.3 尋找自己的名稱 三、史詩傳統的形成 3.1 讀荷馬唱詩 3.1.1 敘事觀點 3.1.2 格律 3.1.3 聲韻修辭 3.2 看見宇宙 3.2.1 三重結構二元觀 3.2.2 人神同形同性論 3.2.3 天神干預 3.2.4 原型結構 3.3 史詩成規 3.3.1 英雄的形象 3.3.2 套語 3.3.3 描述詞 3.3.4 類型場景 3.3.5 展延明 四、《伊里亞德》儀軌有道 4.1 特洛伊戰爭神話 4.1.1 第一次特洛伊戰爭 4.1.2 第二次特洛伊戰爭 4.2 情節概述 4.2.1 第一部分:心結壁壘(卷1-7) 4.2.2 第二部分:沙場烽火(卷8-12) 4.2.3 第三部分:淬鏡練形(卷13-17) 4.2.4 第四部分:明心見性(卷18-24) 4.3 主題探討 4.3.1 情節結構 4.3.2 聚焦阿基里斯 4.3.3 儀軌有道 4.4.4 阿基里斯的盾牌 五、《奧德賽》歌路有節 5.1 特洛伊戰爭餘波 5.1.1 戰爭尾聲 5.1.2 木馬劫城 5.1.3 城破山河在 5.1.4 歸鄉路漫漫 5.2 情節概述 5.2.1 第一部分:王子成年(卷1-4) 5.2.2 第二部分:英雄返鄉(卷5-8) 5.2.3 第三部分:大海浮蹤(卷9-12) 5.2.4 第四部分:父子會合(卷13-16) 5.2.5 第五部分:變裝返家(卷17-20) 5.2.6 第六部分:重整家園(卷21-24) 5.3主題探討 5.3.1 情節結構 5.3.2 奧德修斯的記憶 5.3.3 奧德修斯的弓 5.3.4 歌路有節 六、史詩的變革 6.1 史詩的新傳統 6.1.1 個體心聲的崛起 6.1.2 史詩成規的演化 6.2 文人史詩的問世 6.2.1 阿波婁尼俄斯《阿果號之旅》 6.2.2 維吉爾《埃涅伊德》 6.2.3 奧維德《變形記》 6.3 史詩傳統的蛻變 6.3.1 禁慾文學的先聲 6.3.2 宮廷愛情的理念 6.4 基督教史詩 6.4.1 但丁《神曲》 6.4.2 米爾頓《失樂園》 6.4.3 神話進入歷史 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