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海因茨·科胡特的理論對我們關於自體發展的思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強調了這些理論的臨床應用。本書聚焦于在大學設置下對青年的治療,在前七章討論自體心理學理論後,從第八章開始每章都以一個研討會參與者的案例報告開篇,這些案例為科胡特關於臨床問題的討論提供了依據。 閱讀科胡特對案例報告直接卻一貫深思熟慮的反應,讀者可以追溯自體心理學基本概念的產生。尤其是科胡特用了大量的臨床例子來揭示:獨特的自體客體功能對青少年向成年人過渡的作用。編者埃爾森對演講和案例討論的記錄指出了科胡特對案例的回應與他後來的理論觀點之間的關鍵聯繫,是特別有幫助的。
導論/ 1 第一部分 理論演講/ 7 1 圍繞自戀的價值判斷/ 8 2 自戀與客體愛的獨立發展線/ 25 3 自尊形成的早期階段/ 41 4 神入環境和誇大自體/ 61 5 建立調節自尊的心理結構/ 78 6 認可的自體客體和理想化的自體客體/ 98 7 內化的價值觀、理想和目標的獲得/ 119 第二部分 案例討論/ 139 8 自尊調節中對他者認可的成癮需求/ 140 9 作為自尊需求迴響物的軀體症狀/ 170 10 對過渡期軀體症狀產生和消退的進一步理解/ 200 11 遠離家庭並努力實現理想和目標/ 226 12 擴展神入理解,共用一種態度/ 254 13 神入在建立自尊和恢復主動性中的作用/ 275 14 從情緒體驗中理解脆弱性/ 303 15 理想化移情(感恩)及其在自體建構中的作用/ 336 16 見諸行動與自我支配下的行動的區別/ 360 17 作為見諸行動的剽竊/ 387 18 自尊和理想/ 415 參考文獻/ 431 索引/ 437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1913—1981年),自體心理學創始人。他在芝加哥大學擔任教授,講授精神醫學。他曾是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1964—1965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副會長(1965—1973年),西格蒙德·佛洛德檔案館的副館長(1971—1981年),以及奧地利科學院的成員。他曾獲得奧地利政府頒發的榮譽十字勳章,與辛辛那提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 譯者簡介 何元慶,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安徽師範大學心理學特任教授,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臨床與諮詢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心理諮詢師,註冊心理師,澳門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正念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籌)委員;安徽省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領域集中在自體心理學,正念與平和,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國傳統文化與分析心理學,以及中國心理諮詢的理論與後現代心理治療技術等。主持課題等10余項,在《心理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大學生平和傾向的心理學研究》、教材10餘部、譯著2部。 全莉娟,安徽師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英國拉夫堡大學訪問學者。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臨床與諮詢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碩士生導師,安徽省心理學會副秘書長,安徽省心理學會家庭心理學分會會長,安徽師範大學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長,心理諮詢師。研究領域集中在創傷心理,網路道德,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健康教育等。主持課題等多項,在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等期刊發表SSCI論文若干,出版教材、譯著多部。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