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最高境界
佛教教育與傳承一直是解脫道的基本途徑,
師資道合,方能達到「說聽究竟圓滿」的理想境界,
老師應機施教,弟子資質契合,方能說聽究竟圓滿。
《師資相攝篇》的內容,出自《四分律·受戒揵度》。在《行事鈔》的順序為第九篇,緊接在《受戒緣集篇》之後。佛教是一種教育,一種法的傳承,所以,受戒後需要進一步接受教育,所謂“五年學戒,不離依止”。只有這樣,才能使法身慧命得以滋養,成長為合格僧才。本篇主要告訴我們,為人師表者應該如何指導弟子,身為弟子者又該如何依止師父。在《菩提道次第論》中,這些內容是作為“依止法”的部分,為入道根本。戒律中,也是將此作為僧格養成的關鍵。所謂依止,依即依教奉行,止即安住於法。因為有師長指引,我們才能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如法。
作為佛弟子,從走入佛門到成就佛果的整個修學過程,始終離不開善知識的指導。在《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四法行中,也是以依止善知識為先。因為有善知識的指導,才能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對於出家者來說,依止法還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首先,感情的需要。一個人離開父母、家庭,放棄世俗感情進入僧團,剃髮出家,雖然身份和環境改變了,但在他尚未真正得到佛法受用之前,還需要有感情上的寄託。否則,心是不容易安住的。有和尚作為依止師,建立一種類似父子的感情聯繫,對於多數初出家者,也是安心修道的必要條件之一。
其次,學法的需要。出家要培養僧格,在這個階段,需要依止師的悉心教導和監督。就像初生嬰兒,既離不開父母的哺育,也離不開他們的保護。而在獲得正見的階段,更得益於善知識的悉心指引。先是由聞思獲得正見,然後還要通過禪修將正見落實於心行。這是一種用心技術,在實踐過程中,特別需要師長耳提面命,保駕護航。所以,修學的整個過程都不能缺少依止。有緣得到一位具格善知識的指導,不僅是修學捷徑,同時還有安全保障。如果僅僅靠自己摸索,靠所學的有限教理去選擇,去判斷,必然困難重重。這正是很多人不斷走彎路,甚至南轅北轍的原因所在。
第三,傳承的需要。依止善知識,能使佛陀教法得到全面繼承。佛法不只是言教,也包括身教;不只是理論,也包括實踐。其中,實踐部分需要靠師父和弟子間的直接傳授,不是文字可以完全承載的。就像古代很多傳統工藝,是由師徒間的代代相傳才得以延續,如果這種關係中斷,某些工藝就可能因此失傳。佛教的一些實修法門,也是因為這樣,未能流傳至今。佛教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正法能否住世,不在於寺院的建築有多麼堂皇,佛像有多麼莊嚴,也不在於藏經樓中供奉了多少經書典籍,而在於有沒有修行正法的人,有沒有傳承正法的人。所以說,依止法直接關係到佛教的健康發展。
“師資相攝”,師,就是教人以道,代表師父;資,就是取學于師,代表弟子。根據戒律,師父並不是唯一的,有三種和尚、五種阿闍黎,分別是:剃度和尚、沙彌戒和尚、比丘戒和尚,以及出家阿闍黎、受戒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受經阿闍黎、依止阿闍黎。本篇講到的師,是對弟子負有長期責任的,主要指得戒和尚、依止阿闍黎兩種。其他關係通常只是在一次法會中,不屬於相攝的範疇。如果得戒和尚放棄對你的教育責任,不想管你或準備離開,弟子就需要另外找一位元依止師。沙彌同樣是以得沙彌戒的和尚及阿闍黎為師。
相攝,就是師父和弟子如何建立相互關係。本篇總結為三點,一是感情關係,師父應對弟子視如己出,關愛有加;弟子應視師父為法身父母,恩同再造。二是修法關係,師父要引導弟子修學,弟子要護持師父修行。三是經濟關係,在物質、經濟等方面要互相幫助。
《師資相攝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弟子應該怎樣依止師父。第二部分,說明師父應該如何攝受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