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根據中國目前疾病譜的改變,對病種進行了重新梳理,共刪減87種疾病,新增78種疾病,新增加了普通外科及泌尿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並對診斷標準、治療方案和說明進行了全面更新和調整。 內容及形式延續了第三版的風格,以各系統的多發病、常見病為主,突出診斷要點,治療方案仍以預案的形式,輔以說明,方便讀者更快捷的選擇合理處方,以及應警惕和注意的要點。同時,本手冊中所涉及的藥品也儘量選用國家醫保目錄內的品種,中藥儘量選用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中成藥及驗方。 再版後的《全科醫生診療手冊》可作為基層醫院全科醫師的常備用書,對臨床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處理常見病、多發病也有指導意義。
第一章 神經系統疾病 1 第一節 周圍神經疾病 1 一、三叉神經痛 1 二、舌咽神經痛 2 三、特發性面神經麻痹 3 第二節 脊髓疾病 4 一、急性脊髓炎 4 二、脊髓血管畸形出血 5 三、脊髓空洞症 6 四、脊髓壓迫症 6 第三節 腦血管疾病 7 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7 二、顱內靜脈血栓形成 9 三、血管性認知障礙 10 四、腦梗死 11 五、腦出血 13 六、蛛網膜下腔出血 14 第四節 腦部感染性疾病 15 一、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15 二、結核性腦膜炎 16 三、化膿性腦膜炎 17 四、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18 五、腦囊蟲病 19 第五節 錐體外系疾病 20 一、帕金森病 20 二、小舞蹈病 21 三、肝豆狀核變性 22 第六節 腦部發作性疾病 23 一、癲癇 23 二、偏頭痛 24 三、叢集性頭痛 25 第七節 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26 一、阿爾茨海默病 26 二、額顳葉癡呆 27 第八節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28 一、多發性硬化 28 二、視神經脊髓炎 30 三、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31 第九節 肌肉疾病 31 一、重症肌無力 31 二、低血鉀性週期性麻痹 33 第十節 腦腫瘤 34 一、星形膠質細胞瘤 34 二、少突膠質細胞瘤 35 三、髓母細胞瘤 36 四、腦膜瘤 37 五、垂體腺瘤 38 六、聽神經瘤 39 七、腦轉移瘤 40 第十一節 顱腦損傷 42 一、硬腦膜外血腫 42 二、急性和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 43 三、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44 第二章 循環系統疾病 46 第一節 心力衰竭 46 一、慢性心力衰竭 47 二、急性心力衰竭 52 第二節 心律失常 54 一、竇性心動過速 54 二、竇性心動過緩 55 三、房性期前收縮 55 四、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縮 56 五、室性期前收縮 56 六、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57 七、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58 八、心房撲動及心房顫動 59 九、心室撲動及心室顫動 61 十、房室傳導阻滯 61 十一、束支傳導阻滯 62 第三節 高血壓病 63 一、1級或2級高血壓 64 二、3級高血壓 66 三、高血壓急症 67 第四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69 一、穩定型心絞痛 69 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71 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73 第五節 心臟瓣膜病 77 一、二尖瓣狹窄 77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79 三、主動脈瓣狹窄 80 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81 五、三尖瓣狹窄 82 六、三尖瓣關閉不全 83 第六節 心肌病 84 一、擴張型心肌病 84 二、肥厚型心肌病 85 三、應激性心肌病 86 第七節 病毒性心肌炎 87 第八節 急性心包炎 89 第九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 90 第十節 心臟性猝死 91 第三章 呼吸系統疾病 94 第一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94 【附】流行性感冒 96 第二節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98 第三節 肺炎 99 一、社區獲得性肺炎 99 二、醫院獲得性肺炎 105 第四節 肺膿腫 108 第五節 支氣管擴張症 110 第六節 支氣管哮喘 113 第七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7 第八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122 第九節 呼吸衰竭 125 第十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128 第十一節 肺結核 130 第十二節 肺血栓栓塞症 132 第十三節 胸腔積液 137 第十四節 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 139 第十五節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140 第十六節 常見的胸外科疾病 144 一、肋骨骨折 144 二、胸骨骨折 145 三、創傷性窒息綜合征 146 四、損傷性氣胸 147 五、損傷性血胸 149 六、急性膿胸 151 七、創傷性膈疝 152 八、腐蝕性食管灼傷 154 九、食管破裂 155 十、氣管破裂 156 十一、心臟與大血管損傷 157 十二、急性化膿性心包炎 159 第四章 消化系統疾病 161 第一節 胃食管反流病 161 第二節 急性胃炎 163 第三節 慢性胃炎 164 第四節 消化性潰瘍 166 第五節 腸結核和結核性腹膜炎 169 一、腸結核 169 二、結核性腹膜炎 170 第六節 炎症性腸病 171 一、潰瘍性結腸炎 171 二、克羅恩病 173 第七節 缺血性腸病 175 第八節 功能性胃腸病 176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176 二、腸易激綜合征 178 三、功能性便秘 179 第九節 肝臟和膽囊疾病 180 一、肝硬化 180 二、藥物性肝損傷 182 三、自身免疫性肝病 184 四、脂肪肝 187 五、膽囊炎 188 第十節 消化道出血 189 一、上消化道出血 189 二、中下消化道出血 192 第十一節 胰腺炎 193 一、急性胰腺炎 193 二、慢性胰腺炎 195 第十二節 其他 196 一、腸梗阻 196 二、放射性腸炎 197 第五章 風濕免疫系統疾病 199 第一節 類風濕關節炎 199 第二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 203 第三節 強直性脊柱炎 210 第四節 乾燥綜合征 213 第五節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 215 第六節 IgG4 相關性疾病 219 第六章 血液系統疾病 224 第一節 缺鐵性貧血 224 第二節 巨幼細胞貧血 225 第三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227 第四節 再生障礙性貧血 228 第五節 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230 第六節 脾功能亢進 232 第七節 過敏性紫癜 233 第八節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234 第九節 血友病 235 第十節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237 一、急性白血病 237 二、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 239 三、淋巴瘤 240 四、多發性骨髓瘤 241 五、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241 第十一節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242 第十二節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243 第七章 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 245 第一節 內分泌疾病 245 一、泌乳素瘤 245 二、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246 三、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 248 四、多囊卵巢綜合征 250 五、尿崩症 252 六、單純性甲狀腺腫 253 七、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255 八、甲狀腺危象 258 九、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259 十、甲狀腺炎 261 十一、甲狀腺結節 266 十二、甲狀腺腫瘤 267 十三、皮質醇增多症 271 十四、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272 十五、原發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 274 十六、腎上腺危象 276 十七、嗜鉻細胞瘤 277 十八、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 279 十九、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 280 第二節 代謝性疾病 282 一、糖尿病 282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86 三、高血糖高滲綜合征 288 四、低血糖症 289 五、糖尿病足 290 六、糖尿病腎病 294 七、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296 八、骨質疏鬆症 298 九、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 301 第八章 傳染性疾病 306 第一節 病毒性疾病 306 一、病毒性肝炎 306 二、皰疹病毒感染 311 三、登革熱 314 四、流行性乙型腦炎 316 五、流行性感冒 319 六、甲型H1N1 流感 320 七、人感染H7N9 禽流感 322 八、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324 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326 十、副黏病毒感染 329 十一、腎綜合征出血熱 332 十二、愛滋病 335 十三、新型腸道病毒感染 340 第二節 細菌感染 342 一、猩紅熱 342 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343 三、傷寒、副傷寒 346 四、細菌性食物中毒 348 五、細菌性痢疾 350 第三節 原蟲感染 354 一、阿米巴病 354 二、瘧疾 356 第四節 蠕蟲感染 359 一、鉤蟲病 359 二、蛔蟲病 361 三、蟯蟲病 362 第九章 腫瘤性疾病 363 第一節 消化系統腫瘤 363 一、食管癌 363 二、胃癌 364 三、大腸癌 367 四、小腸腫瘤 370 五、膽道惡性腫瘤 371 六、胰腺癌 374 七、原發性肝癌 376 八、轉移性肝腫瘤 378 第二節 肺癌 379 第三節 泌尿系統腫瘤 382 一、腎癌 382 二、膀胱癌 383 三、前列腺癌 384 四、睾丸腫瘤 385 第四節 乳腺癌 386 第五節 女性生殖系統腫瘤 388 一、卵巢癌 388 二、子宮頸癌 389 三、子宮內膜癌 389 四、子宮肉瘤 390 第六節 中樞神經、骨、皮膚和軟組織腫瘤 390 一、膠質瘤 390 二、骨肉瘤 391 三、尤文肉瘤 392 四、黑色素瘤 393 五、軟組織肉瘤 394 第七節 甲狀腺癌 395 第十章 泌尿系統疾病 396 第一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396 第二節 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397 第三節 慢性腎小球腎炎 398 第四節 腎病綜合征 399 第五節 間質性腎炎 402 一、急性間質性腎炎 402 二、慢性間質性腎炎 403 第六節 尿路感染 403 第七節 腎小管酸中毒 405 一、遠端腎小管酸中毒(Ⅰ型) 406 二、近端腎小管酸中毒(Ⅱ型) 406 三、混合性腎小管酸中毒(Ⅲ型) 406 四、高血鉀性腎小管酸中毒(Ⅳ型) 407 第八節 急性腎損傷 407 第九節 慢性腎臟病 409 第十節 繼發性腎臟疾病 412 一、狼瘡性腎炎 412 二、糖尿病腎病 414 三、紫癜性腎炎 415 第十一節 多囊腎 416 第十二節 IgA 腎病 417 第十三節 膀胱疾病 418 一、神經源性膀胱 418 二、膀胱過度活動症 420 第十四節 前列腺疾病 421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 421 二、前列腺炎 422 第十五節 睾丸疾病 423 一、睾丸鞘膜積液 423 二、精索靜脈曲張 425 第十六節 包莖 426 第十七節 泌尿系結石 427 第十八節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 428 第十九節 泌尿生殖系結核 430 第十一章 婦科疾病 432 第一節 外陰及陰道炎症 432 一、滴蟲性陰道炎 432 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433 三、細菌性陰道病 434 四、萎縮性陰道炎 436 第二節 宮頸炎 436 一、急性宮頸炎 436 二、慢性宮頸炎 438 第三節 盆腔炎性疾病 439 第四節 妊娠滋養細胞疾病 441 一、葡萄胎 441 二、妊娠滋養細胞腫瘤 442 第五節 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病 444 一、子宮內膜異位症 444 二、子宮腺肌病 446 第六節 生殖內分泌疾病 446 一、異常子宮出血 446 二、閉經 450 三、多囊卵巢綜合征 451 四、痛經 452 五、絕經綜合征 453 第十二章 產科疾病 455 第一節 妊娠時限異常 455 一、自然流產 455 二、早產 459 三、過期妊娠 461 第二節 妊娠特有疾病 462 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462 二、妊娠劇吐 465 三、母兒血型不合 466 第三節 異位妊娠 468 第四節 妊娠晚期出血 470 一、胎盤早剝 470 二、前置胎盤 471 第五節 多胎妊娠與巨大胎兒 472 一、多胎妊娠 472 二、巨大胎兒 474 第六節 羊水異常 475 一、羊水過多 475 二、羊水過少 476 第七節 胎兒發育異常與死胎 477 一、胎兒生長受限 477 二、死胎 478 第八節 胎兒窘迫與胎膜早破 479 一、胎兒窘迫 479 二、胎膜早破 481 第九節 異常分娩 481 一、產力異常 481 二、產道異常 485 三、胎位異常 488 第十節 分娩期併發症 494 一、產後出血 494 二、羊水栓塞 497 三、子宮破裂 499 第十一節 異常產褥 501 一、產褥感染 501 二、晚期產後出血 502 三、產褥期抑鬱症 503 第十三章 兒科疾病 505 第一節 營養性疾病 505 一、維生素A缺乏症 505 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506 三、鋅缺乏症 507 第二節 新生兒疾病 508 一、新生兒黃疸 508 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509 第三節 消化系統疾病 511 一、小兒腹瀉 511 二、小兒胃食管反流 513 第四節 呼吸系統疾病 515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15 二、急性支氣管炎 516 三、毛細支氣管炎 517 第五節 循環系統疾病 519 一、病毒性心肌炎 519 二、川崎病 520 第六節 泌尿系統疾病 521 一、泌尿道感染 521 二、急性腎小球腎炎 523 三、腎病綜合征 524 第七節 神經系統疾病 526 一、化膿性腦膜炎 526 二、病毒性腦炎 528 第八節 內分泌系統疾病 530 一、生長激素缺乏症 530 二、性早熟 531 第九節 血液系統疾病 532 一、缺鐵性貧血 532 二、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 533 三、兒童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535 第十節 遺傳與免疫性疾病 537 一、21-三體綜合征 537 二、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 538 第十四章 皮膚疾病 540 第一節 細菌性皮膚病 540 一、膿皰瘡 540 二、毛囊炎、癤、癰 541 三、丹毒 543 第二節 真菌性皮膚病 544 一、體癬和股癬 544 二、手癬和足癬 545 三、甲真菌病 547 第三節 病毒性皮膚病 548 一、單純皰疹 548 二、帶狀皰疹 549 三、疣 551 第四節 皮炎、濕疹性皮膚病 552 一、接觸性皮炎 552 二、濕疹 555 三、特應性皮炎 558 第五節 藥物性皮炎 561 第六節 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 563 一、銀屑病 563 二、白色糠疹 566 三、蕁麻疹 566 第七節 皮膚附屬器疾病 568 一、痤瘡 568 二、脂溢性皮炎 570 第八節 白癜風 571 第九節 遺傳性皮膚病 573 一、魚鱗病 573 二、毛髮角化病 574 第十節 物理性皮膚病 575 一、痱子 575 二、雞眼 576 三、胼胝 576 第十一節 性傳播疾病 577 一、梅毒 577 二、尖銳濕疣 581 第十五章 中毒性疾病 584 第一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584 第二節 急性鎮靜催眠藥中毒 586 一、苯二氮g類中毒 586 二、巴比妥類中毒 587 第三節 有機磷農藥中毒 588 第四節 乙醇中毒 591 第五節 急性甲醇中毒 592 第六節 急性殺鼠劑中毒 593 一、氟乙醯胺、氟乙酸鈉中毒 593 二、抗凝血類殺鼠劑中毒 594 第七節 百草枯中毒 595 第八節 敵草快中毒 597 第九節 急性亞硝酸鹽中毒 598 第十節 急性對乙醯氨基酚中毒 599 第十一節 毒品中毒 600 一、笑氣中毒 600 二、阿片類藥物中毒 601 第十二節 動植物毒中毒 602 一、毒蛇咬傷 602 二、蜂類蜇傷 604 三、毒蕈中毒 605 第十三節 急性強酸、強鹼中毒 607 第十六章 骨科疾病 609 第一節 骨與關節的感染性疾病 609 一、急性化膿性骨髓炎 609 二、慢性骨髓炎 610 三、化膿性關節炎 611 第二節 運動系統慢性損傷 613 一、肩關節周圍炎 613 二、肩袖損傷 614 三、腱鞘囊腫 615 四、彈響髖 616 五、網球肘 617 六、疲勞骨折 618 七、髕骨軟骨軟化症 619 八、腕管綜合征 620 九、肘管綜合征 621 第三節 骨與關節結核 622 一、脊柱結核 622 二、脊柱結核並截癱 623 三、關節結核 624 第四節 骨關節炎 625 第五節 脊柱及其周圍軟組織疾病 626 一、頸椎病 626 二、頸椎間盤突出症 629 三、腰椎間盤突出症 630 四、腰椎管狹窄症 631 五、腰椎滑脫症 633 六、急性腰扭傷 633 七、慢性腰肌勞損 635 第六節 脊柱側凸 635 第七節 骨腫瘤 638 一、骨瘤 638 二、骨樣骨瘤 638 三、軟骨瘤 639 四、骨軟骨瘤 640 五、骨巨細胞瘤 641 六、骨肉瘤 642 七、軟骨肉瘤 643 八、骨轉移瘤 643 第十七章 口腔科疾病 645 第一節 牙體牙髓病 645 一、齲病 645 二、楔狀缺損 646 三、牙髓病 647 四、根尖周炎 648 第二節 牙周病 649 一、牙齦炎 649 二、牙周炎 650 第三節 口腔額面部感染 650 一、智齒冠周炎 650 二、頜面部間隙感染 651 三、頜面部癤癰 652 第四節 口腔頜面部損傷 652 一、口腔頜面部軟組織傷 652 二、牙及牙槽骨損傷 653 第五節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653 第六節 口腔種植體植入與相關疾病 654 一、口腔種植體植入準備 654 二、種植體相關疾病 655 第十八章 耳鼻喉科疾病 656 第一節 鼻腔炎性疾病 656 一、急性鼻炎 656 二、慢性鼻炎 657 三、萎縮性鼻炎 658 第二節 變應性鼻炎 659 第三節 鼻出血 660 第四節 鼻竇炎性疾病 662 一、急性鼻竇炎 662 二、慢性鼻竇炎 663 第五節 鼻中隔偏曲 664 第六節 咽炎 665 一、急性咽炎 665 二、慢性咽炎 667 第七節 扁桃體炎 667 一、急性扁桃體炎 667 二、慢性扁桃體炎 669 第八節 腺樣體疾病 670 一、急性腺樣體炎 670 二、腺樣體肥大 671 第九節 急性喉炎 671 第十節 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673 一、慢性喉炎 673 二、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 673 第十一節 喉癌 674 第十二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675 第十三節 化膿性中耳炎 676 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676 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678 第十四節 梅尼埃病 679 第十五節 耳聾 680 一、傳導性耳聾 680 二、感音神經性耳聾 681 第十六節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682 第十九章 眼科疾病 684 第一節 瞼腺炎及瞼板腺囊腫 684 第二節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685 第三節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 686 第四節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687 第五節 虹膜睫狀體炎 689 第六節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690 第七節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692 第八節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694 第九節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695 第十節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 696 第十一節 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 698 第十二節 甲狀腺相關眼病 699 第十三節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700 第十四節 眼化學性燒傷 701 第十五節 老年性黃斑變性 703 第二十章 普外科疾病 705 第一節 甲狀腺腺瘤 705 第二節 急性乳腺炎 706 第三節 疝與腹壁疾病 707 一、腹股溝疝 707 二、腹壁切口疝 710 第四節 直腸肛管疾病 711 一、直腸肛管周圍膿腫 711 二、肛瘺 711 三、肛裂 712 四、痔 713 第五節 急性闌尾炎 715 第六節 膽囊息肉和良性腫瘤 716 一、膽囊息肉 716 二、膽囊腺瘤 717 第七節 肝臟疾病 717 一、肝海綿狀血管瘤 717 二、細菌性肝膿腫 718 第八節 胰腺疾病 720 一、急性胰腺炎 720 二、慢性胰腺炎 721 第九節 脾臟外傷 722 第十節 急腹症 724 第十一節 血管外科 726 一、原發性下肢靜脈曲張 726 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727 三、下肢急性動脈栓塞 729 四、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729 參考文獻 732
王滌非,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 一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擅長糖尿病強化治療及併發症綜合防治、甲狀腺疾病防治、肥胖、血脂異常症、痛風等代謝相關疾病,腎上腺、垂體、骨質疏鬆及性腺等疾病的診治。劉新民 瀋陽軍區總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