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創藝之道》是一本觀察與思考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作者王嵩山在多年積累的後結構主義背景架構下,提出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底蘊之「社會形成」如何成為其多樣多元藝術表現基礎依據之宏大論述,洋溢著企圖、熱情與功力。 雖然原住民社會變遷非常快速,文化流失、社會解組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臺灣南島語族藝術的藝術形式,體現包容性、多樣性、韌性、可持續性的生命力。在部落、都會新社區、世界南島社群、博物館與文化展演場域,藝術創造日漸蓬勃,各個族群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人、自然與文化共構的世界。在自然與文化遺產消逝的人類世,原住民族藝術提供洞察原住民社會文化的視野。 本書採用人類學的比較觀點,揭露南島語族創藝之道的根基:人與事物之起源以及歷史事件的敘事、人觀、祖靈、系譜關聯、物與自然知識、空間組織。描述臺灣南島藝術及其產地,詮釋部落生活與社會力動態變化所造成的影響,理解自成一格的藝術形式與創作者和社會文化體系的關係,區辨日常思維與藝術思考如何製作日常物與標誌物,通過紀錄影像製作文化記憶,從想像與象徵面向理解物、意象與新性。 ◆「這是一本觀察思考與積累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我何等榮幸可以親自見證王嵩山教授逐步地從1970年代熱血的靑靑子衿人類學學生,卓然成為如今著作等身卓越學者的歷程......這本書巧妙地運用八個章節,帶領我們從古典人類學理論注重『社會如何維繫其自身』切入,藉由臺灣南島語族對於造型、視覺、表演、工藝等議題,深入藝術藴含的社會與文化的意象、價値、眞確性(authenticity)、文化新性(cultural newness)以及社會力(social agency),不僅回應了上述博物館與源出社群關係、研究與展示的方式等問題,更進一步帶領我們進入南島文化的創造與藝術領域,從形式、溝通與美感經驗探索南島語族的韌性與生命力。」——王長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館長序 自序 原住民藝術的物、意象與新性 導言 區辨原始藝術與族群藝術 藝術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位置 工藝製品與象徵表達的界限 意象、社會與文化價值 傳統的形式與內涵的新性 臺灣南島藝術及其產地 南島世界的形成 藝術之自然知識、文化景觀的背景 臺灣南島藝術之社會起源 臺灣南島藝術之文化起源 器物與藝術的邊界移動 造型與視覺藝術 陶藝 琉璃珠 木石雕刻 造舟 製作神聖的空間 衣冠飾物 手工器物 想的與動的:表演藝術 口語傳統 音樂、歌謠與舞蹈 器樂 戲劇、詮釋與社會 物、工藝與文化價值 工藝的社會性 住居工藝、空間與親屬的價值 家屋物件與空間的文化定義 家屋:起源與血緣的價值 男子會所與公領域的價值 物、製作與社會力 意象、視覺形式與社會 導言 社會文化背景與村落日常生活 製作個體意象 意象再現與創造的物質、歷史和社會原則 文化展演、社會真確性與新性 導言 製作鄒之社會真確性 展演形式與社會意識再製 社會生活與展演場域之擴大化 文化展演、社會真確性與新性 創藝之道 製作文化記憶:紀錄揭露歷史與社會文化現實 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幾個趨勢 文化與美學經驗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王嵩山 臺灣澎湖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客座教授。人類學知識來自於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與研究所。已出版專書38種。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