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對中國政治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書對當時中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升降分合,進行了相當細緻獨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脅、進攻和各種無理的經濟要求給國民黨政府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也引起了民眾的憤慨。但蔣介石卻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面對日本的挑釁,多次作出讓步,因為其首要目標是與國內競爭對手爭奪對中國的控制權。蔣的政策在國民黨內部造成緊張局勢,政府內外其他主要領導人紛紛提出替代方案。隨著日本軍事擴張的不斷加劇,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力的中央政府,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政治的歷史出口。 概言之,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行為激發了中國的民族主義,促使民眾覺醒和團結,最後迫使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團結國內各種力量一致抗日。作者提出,中國開啟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之路,其建築師是毛澤東,而非蔣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權力結構,也恰好成為蔣介石留給毛澤東的政治遺產。
前言 / 001 第一章 滿洲、上海和不抵抗 / 010 不抵抗的背景: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1927—1931) / 016 中國軍事和政治的聯合(1927—1931) / 025 對不抵抗的挑戰 / 029 “一•二八事變” / 036 “一•二八事變”的遺產 / 046 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及其政策的反對者 / 052 政府內部的政治困境 / 055 東北的抵抗 / 064 南京與抵制日貨運動 / 068 民眾對不抵抗的反應 / 071 鄒韜奮與《生活》週刊 / 075 第三章 華北的新危機:山海關、熱河和《塘沽協定》 / 084 對熱河危機的反應 / 091 長城抗戰 / 095 黃郛與《塘沽協定》 / 099 對《塘沽協定》的反應 / 106 第四章 《塘沽協定》與中國政治 / 112 馮玉祥與民眾抗日同盟軍 / 114 日本問題與南方政治 / 122 塘沽與南京政權的政治結構 / 127 第五章 1934年南京的妥協政策 / 139 天羽主義 / 143 關稅和貿易問題 / 151 與偽滿洲國通車通郵 / 155 “攘外必先安內”的重申 / 163 第六章 敵乎?友乎? / 170 中日親善? / 175 關東軍反對和平舉措 / 182 《何梅協定》與《秦土協定》 / 189 《新生》事件 / 200 危機的後果 / 207 藍衣社在華北 / 211 第七章 直到和平無望 / 225 南京的政治騷亂 / 236 中日經濟提攜 / 243 1935年11—12月的自治危機 / 248 和平內閣 / 258 第八章 群眾的抵抗浪潮 / 263 鄒韜奮與全國救亡運動 / 269 日本的強硬態度 / 276 日本支持下的華北走私 / 282 國民黨政治與抵抗問題(1936) / 287 一連串的事件 / 293 綏遠事件 / 301 第九章 走向衝突——西安及其之外 / 310 西安事變 / 318 西安:沒有回答的問題 / 326 日本與西安事變 / 334 戰爭 / 343 結論 / 346 注釋 / 352 徵引文獻 / 419 人名譯名對照表 / 444 譯後記 / 450
柯博文(Parks M. Coble),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歷史學博士,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歷史學系教授。著有《上海資本家與國民政府:1927—1937》《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國資本家:1937—1945年被佔領的下長江》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