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論 當藝術與社會學相遇 上編 社會學之眼看藝術:貝克爾藝術社會學理論要義 第一章 從藝術家的個體性到集體性 第二章 符號互動視角中的藝術 第三章 標籤理論:從越軌到藝術 第四章 美學問題的社會性質 第五章 藝術社會學煉金術及其社會批判意義 下編 從藝術哲學到藝術社會學:以貝克爾為中心的比較 第六章 對於藝術的美學與社會學理解:西美爾和貝克爾之學術關係 第七章 藝術哲學的社會學轉向:丹托、迪基與貝克爾的藝術界 第八章 “藝術-社會”學與“藝術-社會學”:貝克爾與傳統藝術社會學的比較 第九章 是一場什麼遊戲:布林迪厄的文學場與貝克爾的藝術界之比較 結語 貝克爾的藝術社會學及其中國意義 附錄1 社會學和藝術:霍華德·貝克爾專訪 附錄2 論藝術作品自身
盧文超,男,山東泰安人,哲學博士。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入選青年人才,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物件,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兼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理事,中華美學學會青年美學學術委員會理事等。曾赴美國西北大學訪學。 研究領域為藝術社會學、藝術理論與美學理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當代英美文藝社會學思想研究”等課題多項,譯著有《藝術界》《創造鄉村音樂》等多部,在《文藝研究》《文學評論》《社會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藝術學理論》等全文轉載十餘篇次,獲“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各類獎項多次。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