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從《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余秋雨以走出書齋的儒者形象,對人類三大重要文明(中國、阿拉伯、歐洲)的過去現在進行考察,以獨特的散文風格為當代中文讀者勾勒出人類文化或磅薄或延綿或脆弱的風貌。2000 年余秋雨繼千禧之旅後再次與香港鳳凰台合作,進行一趟歷時五個月,遍及歐洲 26 個國家的旅程,相較於《千年一嘆》著重於對古文明的「發現」,歐洲行旅強調的是對現代文明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在文本文明之外接受時間文明」,也就是思考和研究歐洲如何在老文明的背景下把全新的文明推到新時代。原本受盜版所苦宣佈封筆的余秋雨,不怕招來風浪,再度出手寫出這部新世紀大作,成為文化旅行散文系列的完結篇。這部作品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更勝余秋雨過去的作品。筆觸比《文化苦旅》更悠閒、比《山居筆記》更開闊,比《千年一嘆》更從容,可以說是為他近15年來的文化旅程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台灣版序
自序
第一卷 南歐
廢墟,大海,流浪,歷史常常從這裡出發。
第二卷 中歐
森林,山丘,古堡,歷史常常在這裡隱蔽。
第三卷 西歐
熱鬧,精緻,張揚,歷史常常在這裡轉折。
第四卷 北歐
蒼涼,寂寞,執著,歷史常常在這裡凝凍。
後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