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平臺金融新時代》一書聚焦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問題和數據治理問題,致力於構建中國的金融科技監管和數據治理體系,更好地推動平臺金融企業發展。這本書梳理了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軌跡,對其背後的商業邏輯進行了分析,研究了當前金融科技業態存在的平臺壟斷問題、信用風險問題、系統性風險和演算法倫理等問題。 本書認為,金融科技的監管目標框架應當包括包容性、穩定性、合規發展和消費者保護,應該秉持風險為本、技術中性、基於行為、功能監管等原則,對金融科技實施差異化監管、以行為為基礎開展反壟斷相關工作、強化基於演算法的行為監管,並建立多級牌照和資質管理體系。同時應當大力發展監管科技,建設全國層面的監管大數據平臺,建立監管沙箱機制,解決監管滯後性問題。本書指出,金融科技監管的底層邏輯是數據治理問題,並提出了如下建議:建立公民數位身份、積累行為數據、將身份資訊和業務數據分離、探索建立個人數據帳戶制度、向使用者披露資訊收集和畫像的全部細節、建立經使用者授權同意後的數據協同共用機制等。 這本書不僅系統性地研究了金融科技企業因何而生、因何而變這個根本性問題,前瞻性地指出了其未來發展趨勢,而且針對性地設計了金融科技的監管架構,有助於指導金融監管部門、互聯網和數據管理部門、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專家學者更好地瞭解平臺金融,有針對性地調整和優化自身戰略,更好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推薦序/樓繼偉 前 言/吳曉靈 導 讀 第一章 金融科技公司監管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 中國金融科技的演進路徑及商業模式 金融科技的風險和數據治理問題 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框架 完善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的建議 第二章 建立個人數據帳戶制度 個人數據帳戶的基本概念 個人數據帳戶的國際經驗 個人數據帳戶的積極意義 個人數據帳戶的實現過程 個人數據帳戶的可攜權邊界 建立個人數據帳戶的建議 第三章 金融科技熱點問題 從支付到理財的協力廠商支付發展路徑 銀行業小微貸業務模式變革歷程 智慧投顧服務與系統性風險 金融科技的倫理風險及社會責任 金融大數據共建共用 第四章 信貸領域的風險與法律問題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貸領域的過程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貸領域的風險 對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 個人數據財產權益歸屬 個人數據隱私保護 企業數據共用 信用風險評估模型中的演算法監管 平臺公司壟斷 第五章 大數據在風控征信領域的應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發展概況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業務的節點和驅動力 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在風控與征信行業的應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在風控與征信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第六章 金融科技公司國際監管的經驗借鑒 金融科技公司的國際監管探索 對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建議 附 錄 附錄一 有關平臺金融科技公司監管的問題 附錄二 對於“G、B、C一體化”金融大數據專區試點建設的具體建議方案 283 後 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