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第一編 田野生涯 走向田野的學術生涯 文化的傳統與創造 ——費孝通先生對方李莉進行學術指導時的談話 在社會轉型的情境中考察景德鎮民窯業的發展與變遷 第二編 田野實踐 血脈的傳承 ——景德鎮新興民窯業田野考察筆記 景德鎮民窯研究的“文化叢視角” 本士眭的現代化如何實踐 ——以景德鎮陶瓷手工藝的傳承為例 超越現代性的景德鎮發展模式:從生產地到藝術區的變遷 安塞的剪紙與農民畫 生命與創造 ——陝西安塞縣真武鎮馬家溝村考察 山野中的藝術 ——陝西安塞縣郭塔村民間藝術考察 西部民間藝術的當代構成 藝術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 ——以長角苗人的藝術考察為例 城市藝術區的人類學研究 ——“798”藝術區探討所帶來的思考 第三編 在田野中觀照“遺產研究 誰擁有文化的解釋權 ——生態博物館所面臨的挑戰 請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 有關“從遺產到資源”觀點的提出 人類學視角下的“非遺”保護理論、方法與路徑 “非遺”保護的文化人類學視角 ——評《文化人類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保護的3.0層級與中國文化的當代復興 第四編 在田野中思考手工藝復興問題 傳統手工藝的復興與生態中國之路 設計·手藝與中國文化復興 ——方李莉談“設計與文化” 手工藝與當代中國生活方式的重塑 非西方式文藝復興與生態社會的來臨 第五編 在田野中與藝術家會面 論藝術介入美麗鄉村建設 ——藝術人類學視角 藝術鄉建的智能化生態之路 藝術如何參與鄉村建設 用藝術啟動鄉土文化 藝術介入鄉村建設讀解 第六編 在田野中思考“生態中國”之路 以高度文化自覺應對全球化挑戰 中國鄉村振興的方向:從鄉土中國邁向生態中國 ——藝術人類學視角 從鄉土中國到生態中國的期待 ——以費孝通鄉土中國思想研究為起點 中國文化基因與“生態中國”之路 第七編 費孝通先生思想的引導 在超越中尋求“美美與共”的全球視野 ——費孝通晚年學術思想解析 費孝通:一位為世界奉獻中國思想的學者 中國人類學如何面向未來 ——費孝通文化反思及其解讀 第八編 學術訪談 未來的遺產和遺產的未來 ——方李莉訪談錄 藝術鄉建需要藝術人類學介入 ——方卒莉訪談錄 藝術鄉建的人類學視野、方法與觀念 ——方李莉訪談錄 藝術人類學視野下的藝術鄉建:問題與展望 ——方李莉訪談錄 後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